首页 > 玄幻小说 > 桃源战记 > 第二章 缘灭

第二章 缘灭(1/2)

目录

相传上古时期,人族与妖族饱受魔族的杀戮欺辱。人族几大部族的领袖联合妖族,经过漫长艰苦的战争,终于将魔族驱赶出中原大地,史称——开天之战。没有了魔族的欺压,人族和妖族终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但好景不长,由于人性中欲望的驱使,人类中的几个最大的部族之间开始了互相征伐,都想着要将别的部族吞并奴役,让自己的部族成为整个中原唯一的主人。

几大部族互相攻伐,历时十三年。人族和妖族的人口急剧萎缩,当某一天各大部族终于意识到,如果继续打下去,极可能人族和妖族将失去压制魔族的力量。遂经过协商,按照当时各大部族残余的实力,将中原划分为五块区域,各方就此休战。

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其中的两个大部族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打败其他部族的实力,暗中协商,一同征伐其他三大部族,然后平分天下。又是经过了八年的战争,野心勃勃的两大部族还是高看了自己的实力,被三大部族击败,部族的人口和土地被三族占据。

或许是因为百年间接连两次的大战让人妖两族付出的代价过于惨烈,或许是因为三方制衡本就是世间最稳定的结构。近一千年间,中原大地安乐平和,三大部族之间仅有偶尔发生的小摩擦,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三大部族经过几次制度的改革,改部族制为君主制,先后成立了国家。分别为中原西北部的大晏国、占据东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区域的大曲国和南部沿海的大曦国。

其中大曲国最是实力强大,且文化昌盛,以中原正统自居,称大晏国为西蛮、大曦国为南夷,其轻蔑鄙视之意溢于言表。两国自是不满,但奈何其时大曲国势熊力大,两国也只好忍气吞声,只敢在心中暗骂诅咒。

大曲国第三位皇帝刘祺,雄才大略、文武兼备,在位前十年激励民生、厉兵秣马,同时联络大晏、大曦两国,互相订立盟约。十年后三国连手,再次将魔族杀得溃败千里,一直将其全族驱赶至归雁山脉以北的不毛荒原,并于归雁山脉通往中原的四处山口处修建镇北、镇魔、定鼎、不归四城。彻底断绝了困扰中原几千年的魔族之祸。

武功已绝顶,雄心勃发的刘祺又接连发布统一文字、改良造纸术、建造书院等一系列文治改革,并于驱逐魔族后的第二年,发布华历,称当年为华历元年,强令大晏、大曦两国使用华历及文字。

大晏和大曦两国自是不堪其辱,但奈何刘祺携驱逐魔族的大胜之威,在人族之中声势一时无两,两国也只好暂时忍气吞声。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战争的种子又一次被埋下。

文治武功皆已达到顶峰的刘祺,开始了一项更高的追求,听信方士之言,开始迷信长生不老之术。长年累月的服食方士进献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刘祺的身体渐渐变得虚弱,神智也时常混乱。朝中商议国事之时,有些大臣会得到莫名其妙的赏赐,而下一刻,这些得到赏赐的大臣却又突然被下令全家抄斩。至于宫中服侍刘祺身边的宫女太监则更死的更多。

刘祺偶尔在清醒的时候,知道了之前做下的错事,都会痛心疾首的责怪自己,但过不了几天,便又故态萌发,如此反复多年。宫中朝中众人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神智又变的不清醒的刘祺,被几个随身的太监宫女捂死在龙床之上。

这一年是华历8年,刘祺时年38岁。

刘祺死时正值壮年,膝下虽有五子,但却始终没有确立皇储人选。一时间大曲国内派系林立,五位皇子及其身后的各大势力开始了皇位角力,大曲国内血雨腥风。

眼看着大曲国内乱渐生,蛰伏多年的大晏和大曦两国那会放过这种好机会,同时起兵攻打大曲国。忙于内乱的大曲国众朝臣顿时被两国迅疾的攻势打蒙了,好在当时负责大曲国镇魔城的郑奇英大将军率领五百亲卫日夜兼程,一路收拢溃兵及沿途各城军卒,三日间疾行五百里,赶到涪城,将十数万大晏铁骑拦住,避免了大曲国二都之一的武神城被两面夹困的窘境。

郑奇英以一己之力抵挡住了大晏铁骑,被打蒙的大曲国军政朝臣这时也幡然醒悟,经过紧急磋商,在太后及一干军界大佬们的推举之下,刘祺的第三子刘熹继承大统,登顶帝位,其余四子尽皆封王,皆大欢喜。

内部一统,上下一心的大曲国顿时显示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调集镇守二都之一文圣城的文圣军全部,昼夜兼程赶至武神城外,与守卫武神城的武神军将大曦国的二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在武神城外。

大曦国自恃军容鼎盛浑然不惧,一面加紧攻打武神城,另一面则分兵抗衡远道而来兵困马乏的文圣军。同时暗中派快马奔赴西北,催促大晏国的铁骑尽快赶来支援。

哪知快马刚刚派出不到一日,便又折返回来,同时带回一个让大曦国惊恐交加的消息。镇魔城大将军郑奇英已于三日前击败大晏铁骑,目前正在衔尾追击大晏国残部。

当日夜,两支从大曦国内来的使团来到了武神城外,其中一支进入了大曦国的军营之中,另一支则进入了武神城内。

使团来自大曦国,但却不是大曦国的皇帝陛下派来的。原来就在几日之前,大曦国内的几大家族听闻大曲国内乱已平,深感不安,便紧急觐见大曦国皇帝,痛陈利害,恳请皇帝下旨撤兵,与大曲国修复旧好。但奈何大曦国皇帝陛下刚愎自用,恕不采纳谏言,甚至还要增兵武神城,想要将其一举击破。

被皇帝顽固态度激怒的几大家族,当晚便发动政变,将大曦国皇室所有成员全部诛杀,并改国号为南联盟,国内政权由几大家族联合执掌。

推翻了顽固的大曦皇室,南联盟连夜派出两支使团奔赴武神城,一方面向大曲国表达臣服之意,同时愿意解散军队,仅保留一部分维护国内治安的武装力量,并赔偿巨额赔款。另一方面,动员了几大家族在大曦国军内的势力,当场解除了原大曦国领军主将的军权,将其军内党羽全部诛杀,首级于翌日送进武神城内,以示诚意。

大曦国成为了历史。

被郑奇英追赶的狼狈不堪的大晏国残余军队终于是退回了其国境内的金汤关,凭借着山高关险,挡住了咄咄逼人的郑奇英。

自此,天下大定,大曲国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三国动荡结束之后,大曲国第四任黄帝刘熹下令论功行赏,大宴群臣。此一役,首功之人当推郑奇英,刘熹亲自为其牵马执鞭,赐其司马之衔,并赐免死铁券,所率余部皆有重赏。一时间人人升官发财,天下太平。

五日后,郑奇英及所余二百亲卫在返还镇魔城的途中被山匪所袭,全员阵亡。郑奇英在文圣城内的祖宅当晚亦遭一伙不明来历的匪人闯入,全家上下四十余口全部惨遭杀害。其祖宅也被焚之一炬。

顿时,天下皆惊。皇帝刘熹震怒之下,严令彻查,同时派遣御林军大统领星夜赶赴镇魔城,好言安抚镇守其间的朱雀部,承诺必定找出杀害郑奇英的凶手,还其一个公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