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 奇迹(2)(1/2)
第二天天不亮,江文英就起来煮好了早饭。
母子二人吃了饭,剩下的给老二放在热锅里,等他起了床自己吃了去放牛。
然后,母子俩各自背着背篼、麻袋和打杵就上山坡上的玉米地掰玉米去了。
母子二人到了玉米地,见先他们一会儿上坡来的社员有的已经掰了一背篼了。
他们也迅速加入掰玉米的行列。今年风调雨顺,玉米长得不错。玉米棒子大多长得壮实饱满,很快母子二人就各打了一背篼另加一麻袋。
吴尚荣对妈妈说:“妈,你先走,我找两根嫩玉米杆来吃。”
他妈妈信以为真,背着自己的玉米先走了。
妈妈走后,他又去搬了一些玉米来往背篓里塞,并在麻袋里也装了一些玉米。
吴尚荣感觉这次重量应该差不多了,把装玉米的麻袋放到背篓上绑好。
然后才把玉米背在身上,他尝试了一下重量,背起还不算太吃力。
这才满意地背着一大背篓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玉米,柱着打杵往山坡下去走了。
前几天在队部剥玉米壳的许多社员今天都上山来掰玉米了。
吴尚荣一路走下去,碰见许多社员,大多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只有吴尚俊忍不住问道:“尚荣,你左腿的伤才好一点,为什么不好好将息。当真要工分不要命了。再说,你就是要背,也少背一点吧,干嘛背这么多,我看你背的比我这背的都重了吧。”
“没事,俊哥。我的左腿已经完全好了,昨天下午我从自留地里背了一背玉米回家,比这还多些。”
也有好心的社员劝道:“保护好脚牵涉到一辈子的幸福,还是回到队部剥玉米壳吧。”
也有少部人明是鼓励他,其实是真心希望他再次出事。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对于好心相劝的人,吴尚荣就好言相向,耐心解释。
对于阴阳怪气,想看他笑话的人,吴尚阳就还以颜色,针锋相对。总之重生这一世,吴尚荣决定不再惯着那些不讲理的人。
一路上,众人见吴尚荣背着一背玉米和大家同步前进,并没有显得特别吃力。
到了队部后,吴尚荣和吴尚俊的先后过了秤,吴尚荣的整整120斤,比吴尚俊的多了五斤。
吴尚俊道:“尚荣兄弟牛逼,比你俊哥我都厉害了。”
当计分员的吴小叔不相信他能背得动120斤,又称了一次没有看错,足足120斤。
13岁的孩子能背动100斤东西,在同龄人中就已经是少见的了,但是吴尚荣十天前还在拄拐杖,十天后居然背得动120斤东西。
并且这是长途不是短途,是从三四里外的山坡上背下来。
把以上种种前因后果拿出来一分析,不得不说吴尚荣今天的表现是一个奇迹。
但是,吴尚荣觉得还没有背够量,走起来还很轻松,他觉得下一次把口袋和背篼里再多装一些,就应该差不多了。
反正他现在跟妈妈分开走,想多装一些,也没有人阻止。
休息了一会儿,他又和吴尚俊等十多个社员上山坡去了。
一个小时后,吴尚荣又满头大汗地背了一背篼玉米回来。一过秤,乖乖,整整135斤。
吴小叔又有些怀疑,又称了一次,还是那么多。
和吴尚荣前后一起回到生产队保管室的其他社员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吴尚荣。
你上次背120斤玉米回到保管室就已经令人难以信服了,这次居然背了135斤,这跟你老妈江文英背回来的玉米差不多了。
多数人不相信,不会说出来。但与他家不对付的人就开始找事了。
其中最不服气的,也最先站出挑衅的是成文珍的小儿子吴中刚。
他说:“吴尚荣,你小叔是不是给了多算了?我比你大三岁多,已经满十七岁了都背不起这怎么”
他大哥吴中强听见自家弟弟这样说,深以为然:“就是,我也觉得我家刚子说得有道理。”
吴尚荣道:“刚子儿,看见我背得多你不服气吗?敢不敢跟我当着大家伙的面比试比试?”
吴中强见吴尚荣居然敢向他家刚子挑衅,就想着把吴尚荣扩压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