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 > 第11章 低俗趣味

第11章 低俗趣味(1/2)

目录

周兴、周隆兄弟俩,一直逛到中午,等到廖司机从县城返回甘草铺镇,这才收回水桶,担着回了家。

廖司机给了周兴一张收条,上面写着“实收小龙虾一百四十二斤,合计三十九元”等字样,还盖有大排档老板唐胖子的私章。

周兴和廖司机说道,“等下周末结了账,在一起兑现车费给你。”

廖司机笑道,“这都好说。你反正要坐我的车,我也不怕你赖账。”

想着家里还有梅丹送来的那几斤牛肉打牙祭,周兴便没有再花钱采购。

一路上,他都在喜滋滋地盘算着,除了卖鱼的钱,仅每天的小龙虾收入,便能稳定维持在二十元以上,每个月至少有六七百元,想必父母亲也能看到这一点,不会再考虑去镇上的砖窑场做苦力了吧?

但周兴的这份好心情,随着他返回家中,戛然而止。

原来是他的五婶欧阳薇过来讨债了。

周兴家中三个孩子读书,经济上入不敷出,不得不对外举债,共向亲朋好友们借了将近一万元巨款。

其中,大伯周大元借了四千八百元,四姑周大清借了一千二百元,五叔周大民借了一千元,舅舅陈三福、陈四福、陈五福,各借了五百元,再加上堂叔周大洋、邻居张千山、村民袁天岳等人,也借给了自家两三百元不等,合计共有九千多元。

但这些债务,绝大多数都是人情债,连欠条都没打,也不用计算利息,只有五叔周大民借出的那一千元,写了一张欠条,上面约定月息两分。

也就是说,周兴家除了要还五叔周大民的这一千元本金之外,还得每个月支付二十元的利息钱给他。

当然了,周兴也深知,借是一种情分,不借是一种本分。

五叔周大民一家,想要和自家亲兄弟明算账,也不能说是一种错误。

但问题是,这笔钱是在开春时候借的,离约定的一年时间还有四五个月,五叔一家为何这么早就上门讨要了?

欧阳薇说,“哼,还不是你们先不讲兄弟情面。我们家孩子周冲,好心帮你们钓小龙虾,结果你们像是打发叫花子一般,才给了他十张数学草稿纸,别人家孩子却给了圆珠笔,这不是欺负人嘛?既然你们不仁,就不要怪我们不义。还钱——”

她伸出手掌,向周大生讨要道。

周大生无奈道,“我的好弟妹,您是一个长辈,和几个侄儿置气做什么?周冲若是还需要草稿纸和圆珠笔,尽管从我们这里拿就好了。”

“这只是一桩小事。还有,你们家这几天好吃好喝,大鱼大肉,麻辣龙虾,为什么也不给我们这些亲戚朋友们分享一些?”欧阳薇继续得理不饶人道。

“那这样,我现在给你拿一些圆珠笔、草稿纸,再给你半桶小龙虾。你就大人大量,再不要计较你两个侄儿的无心之失了呗。”周大生央求道。

“这才差不多。”欧阳薇也不等周大生动手,便主动出击,将自家桌上剩下来的那些圆珠笔和草稿纸一扫而空,小龙虾到处都有,她自然是不要的,但她却从水缸中捉住了两尾巴掌大的鲫鱼,用绳子系住了。

“我的好侄儿,以后你们哥俩捕捉到鲫鱼了,记得给你五婶留几条,我是最喜欢喝鲫鱼汤的了。”欧阳薇向周兴叮嘱了一句,随后扬长而去。

“就这样让她走了?”周兴询问道。

周大生皱着眉头说道,“要不然还能怎样?咱们家借了她一千元钱,有把柄抓在她手里啊。”

“要不就先把五叔一家的这笔债给还了?否则她隔三岔五过来打秋风,这谁受得了?”周兴郁闷道。

能还,周大生自然想还。但九月开学时,家里的所有现金都给三个孩子交学费了,现在夫妻俩手中,只剩下几十块零花钱,根本不济事。

周兴因为从鲁副镇长手中,讹诈了一笔营养费,目前还剩下几百块,但仍旧存在五百元的缺口。

总不可能又临时向外举债吧?

向外借钱太难了,若不是出于必要,周大生、陈六福夫妇俩,也不好意思向别人贸然开口啊。

“算了算了,等下个月棉花卖了,便优先还给她就是了。她也不可能每天都过来打秋风。”母亲陈六福安慰众人道。

周兴不同意,他说道,“那要不,我向班上同学借钱试试看?如果能借到,便还给五叔五婶,也省得两家继续拉拉扯扯,越往后拖越伤和气。”

周大生和陈六福都有些不敢相信,疑惑道,“你们班上同学,都还在读书,哪里来的这一大笔闲钱?”

“那你们就别管了。”周兴说道。

这二天一大早,周兴从家里吃过早饭,便赶紧走向榆州县第七中学。

按照班主任曹老师的要求,他必须于今天复课了。

周兴抵达教室的时候,早自习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同学们却已经全部到齐了。

没办法,今天早自习的值日老师是教语文的左老师。按照学校的规定,一三五是语文早自习,二四六是英语早自习。

语文老师左老师是一个中年妇女,正处于更年期,故而对同学们的要求非常严厉。

她看到周兴最后一个走进教室,便拍了拍手,向班上同学们布置任务道,“今天早上,请同学们尝试背诵《滕王阁序》,下课前我会随机抽查若干同学,若是被我抽中,又没有背诵出来,那么他将……”

他将什么,左老师没说,同学们也不敢问。

很快,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

周兴也跟随同学们,嘴里念念有声,但他手上却忙个不停,整理刚从家里带过来的那些高中历史、地理教材。

物化生教材都被周兴扔在了课桌底下,准备拿去卖废品,出自《废京》小说中的几页书纸,被他细心地放在一边,准备抽空仔细品鉴。

张胜惊讶道,“你真打算转读文科?”

周兴叹息道,“哎,前两年留下的坑太深了,实在是赶不上来。想要考上本科,就只能另辟蹊径,换文科这个赛道了。”

“卧槽,你居然敢背叛兄弟们?当时我也想读文科,是谁说理科班的女生更好追来着?”张胜气愤道。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拿起周兴的历史教材,随意翻看了起来。

“哎,我可是被你害惨了。明明我政史地的成绩,比物化生的成绩要好得多。要不是听信了你的谗言,我何至于沦落到理科班,被物化生虐得死去活来。”张胜郁闷道。

“不会吧?”周兴将信将疑道。要真是出于他的怂恿,导致张胜选错了科目,这还真有点儿不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