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辅至尊以兴汉室(2/2)
备蒙天子诏,上感圣恩,下谢万民,将欲率军北上,奉迎大驾。
辅至尊以兴汉室,匡社稷而臣诸侯!
不惮名誉不立,只恐力有未逮。”
他起身而立,手捧天子诏,朝吕布长施一礼。
“惟愿兄长能助一臂之力,北上破曹,往救天子,则世有所安,汉室可兴也。”
“贤弟既唤布一声兄长,敢不尽心竭力,以全兄弟之谊?”
吕布忙将他扶起,也拿出一份天子诏。
“贤弟待布以诚,今实不相瞒,天子亦有诏于我。
李傕、郭汜?我昔日手下败将,董贼余孽也!
皆为王允所误,以出逃长安,致此小人得志。
曹操者,亦我败将耳!
当日被布于兖州杀剩三城,濮阳城外忘命奔逃,若非其谎称骑黄马者为曹操,诓骗于我,早为戟下亡魂。”
他傲然昂首,俯视群雄,一如当年虎牢关下,视关外十八路诸侯如同草芥。
“今北上以迎至尊,奉天子诏而讨不臣,与我当年奉诏诛杀董贼何异?
贤弟勿虑,布于此类诸事,经验颇丰,今蒙不弃,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助贤弟,共图大业!”
“我有兄长护持,即可高枕无忧。”
二人携手而笑,刘备又拿出袁术书信。
“此乃袁公路假称天子诏,所发大将军令,今可借此名而兴师,同盟天下诸侯,北上伐曹。
还望兄长与我虚以奉命,兵合一处,同出琅琊以攻鲁国。
若能乘势击破兖州,你我当自谋天子而迎王驾,救国安邦光复汉室。”
“这......”
吕布刚要顺势应承,忽得想起陈宫临行前叮嘱。
【唯有一事,将军不可答应他合兵共进,则无论成败,可谋立身之基也。】
一时间,面有犹豫之色。
“兄长,可有难处?不妨直言。”
吕布有心懊悔方才一时兴起,把话说的太满,如今被刘备引为手足兄弟,亲厚至此,他又如何拒绝?
“贤弟所言不妥。
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人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世间贤才半数出其门,安肯为此假称诏令之事?
贤弟此言在兄长处说便是,切莫传将出去,遭人记恨。”
吕布义正辞严,一副为刘备考虑之态,从怀中也拿出一封书信。
“今亦蒙号令,命布兵出沛国以伐济阴,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莫敢不从,实难违命。”
他一脸为难,轻拍刘备肩膀,慰之。
“我于济阴攻曹,也可与贤弟配合,两路齐出,必使曹军首尾不得相顾。
待攻破兖州,你我再合兵一处,共迎天子不迟。”
刘备:“......”
......
纵使刘备有心与吕布合兵以借其势,然陈宫以立身基业利诱在前,故此吕布假大将军令加以推脱。
二人推诿之间,终至檄文到日,兄长、贤弟依依惜别,一出小沛以攻济阴,一自琅琊而伐鲁国,两路齐出呼应袁术。
......
“将军保重,此去若有难处,如此应对,可保无虞。”
“公台勿需多言,布领兵征战多年,自有决断。”
临行前,陈宫殚精竭虑,一应诸事千叮万嘱,吕布不以为意,随口应付着。
此刻,他心中尽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誓要再现昔日夺取兖州,逼得曹操只剩三城之地的豪情。
浑然没注意,陈宫此刻眼底意味难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