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这一幕,她在梦里见过!(1/2)
苏羽熙抿了抿唇,强压下内心的情绪,低声说道:“我明白。”
从前的那些过往,姐姐从不愿多提,这仅仅过去的三年时光,却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苏景逸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他们如今能拥有这般平安宁静的生活,实在是极为难得。
倘若再回到京城,真不知道又会引发多少的纷争与麻烦。
……
苏欢是在吃饭的时候,发现苏羽熙挨了板子的。
看着他掌心里那一道红彤彤的印记,苏欢关切地问道:“今天夫子又教训你了?”
苏羽熙满不在乎地回应道:“不过是有一篇文章没背下来罢了,夫子的脾气向来古怪,姐姐你也是清楚的。”
他平日里没少和人打架,这点小伤对他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可去书院念书的日子,十天里竟七天都会被惩罚挨打,这频率着实有些高了。
苏欢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轻轻点了点头:“上次给你的膏药还没用完吧?等吃完饭你自己记得涂一涂。”
苏羽熙其实并不把这点小伤放在心上,但姐姐这般关心他,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咧嘴嘿嘿一笑:“还是姐姐疼我!”
苏欢又将目光转向苏景逸,询问起今天的功课:“今天学新文章了吗?”
苏景逸摇了摇头:“还是上次学的那篇。”
苏欢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评价道:“进度有点慢啊。”
清河镇是个小地方,学生不多,有学问的夫子就更少了。
她见过他们的那位赵夫子,为人顽固又古板,最重要的是,没什么真才实学。
照这样下去,肯定会耽误苏景逸的前途。
苏欢说道:“对了,景逸,姐姐给你挑了一本书,你回头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苏景逸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谢谢姐姐。”
他们刚搬到清河镇的时候,一无所有,苏景逸一度觉得他们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没想到后来姐姐独自扛起了整个家,还送他们去书院读书。
可去书院的第一天,夫子就讲错了一首诗的含义,苏景逸礼貌地进行纠正,却遭到了夫子的严厉斥责。
从那天起,苏景逸就明白,在这样的书院读书,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姐姐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却特意给他买了一本书回来,而且从那以后,姐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挑选书籍。
他有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姐姐请教,姐姐总是能讲解得明明白白。
夫子教的那些东西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可姐姐教的,他却每一句都铭记于心。
一刻钟后,苏景逸看着递到手中的书,满心好奇:“《资治通鉴》?姐姐,你这又是从哪儿找到的书啊?”
苏欢随意地说道:“哦,前段时间在路上碰到一个卖书的,我看这本好像还不错,就买下来了。”
这个世界和她从前生活的世界似乎是平行的,她从前所学所了解的那些历史朝代,与这里完全不一样。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苏欢便彻底放宽了心。
以前他们在路上逃亡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饱、睡不好,苏欢只能给他们讲故事来转移注意力。
景逸和羽熙都听得全神贯注,小囡囡虽然听不懂,却也会依偎在苏欢怀里,眨着大眼睛乖乖地听着。
后来到了清河镇,苏欢发现书院的教学质量不行,就出去买书。
可苏景逸看书的速度实在太快,而且悟性极高,那些普通的书籍已经很难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苏欢最后决定亲自上阵,默写了一本《列国志》给他,他果然非常喜欢。
从那之后,苏欢就经常做这样的事了。也只有在这种时候,苏欢才会觉得上辈子作为“卷王”没有白费,重新活了一世,也算是能发挥点余热了。
苏景逸翻开书,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很快就沉浸其中。
苏欢带着小囡囡回房间,正好遇见了冷翼。
“苏大夫,这是今日的药钱。”
冷翼恭恭敬敬地递上一个荷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