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雏形渐成(1/2)
没多久,院子里就热闹起来,伙计们套上马车,往县外的货栈跑去。
许长安没在永宁县多留,当天傍晚便带着何敬之调来的材料回了清河县。
马车上堆着几捆粗木和一卷卷灰白的布料,虽不算上等,却也够用。
回到清河县时,天已黑透。
客栈后院里,木匠们正收拾家伙准备散伙,小豆子蹲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在地上画圈,见许长安回来,忙跳起来:“许爷,你可算回来了!
这几天没材料,木匠们都嚷着要走,台子才搭了一半。”
许长安跳下车,拍了拍手:“别急,材料我弄来了,够咱们撑一阵。
你去叫上人,把木头布料卸下来,明儿接着干。”
小豆子听了,跑去喊人。
不一会儿,阿福和几个伙计跑出来,七手八脚地把材料搬进后院。
许长安没歇着,卷起袖子,跟木匠们一起干了起来。
他拿着一把斧子,劈开几块粗木,递给木匠让他们裁成板子。
夜里冷,他干得满头大汗,却不吭声,只埋头忙活。
木匠们见他这样,原本的抱怨少了些,一个老木匠接过木板,忍不住道:“许先生,你这读书人出身,还亲自下场干活,咱们可没话说。”
许长安笑了笑,放下斧子,擦了把额头:“这客栈是我揽下的活,干不好砸的是我自个儿的脸。
你们辛苦几天,成了我请你们喝酒。”
木匠们听了,纷纷点头,手上的活计也快了起来。
第二天天刚亮,客栈后院又热闹开了。
许长安带着人接着搭台子,他站在一旁,指着图纸跟木匠们商量:“这台子不用太高,三尺就够,周围再钉上几根柱子,挂布幔挡风。
桌子摆在台前,留条道让人走。”
木匠们按他说的干,锯木头的吱吱声响个不停。
布料也被裁开,几个伙计拿着针线,笨拙地缝成幔子,挂在柱子上。
许长安没闲着,搬着木板跑前跑后,汗水顺着脸颊淌下来,沾湿了泥地。
他又拿着一把锤子,帮着敲钉子,手上磨出了几个红印,却没停下。
工人们看他这样,干劲也上来了,一个年轻木匠扛着根柱子道:“许先生这么拼,咱们也不能拖后腿。
这台子搭好了,晚上敲锣打鼓一响,准能招来人。”
许长安听了,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干活。
小豆子忙着搬酒坛子,见他满头汗,跑过来递了块布:“许爷,你歇会儿吧,这活有咱们呢。”
许长安接过布,擦了把脸:“歇不得,宫承德等着看我笑话,这台子不搭起来,他还以为我真没辙了。”
小豆子听了,拍着手道:“许爷说得是,咱们干得越快,他脸越难看!”
到了中午,台子已经有了雏形。
木板拼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台面,四周立起几根柱子,布幔挂上去,虽不齐整,却也挡住了风。
许长安站在台边,检查着缝隙。
工人们围在旁边,院子里满是敲打声。
街上的行人听见了,探头往这边瞧,几个挑担的小贩还停下来问:“这是在弄啥?搭戏台子?”
许长安听了这话,走过去道:“不是戏台子,是酒肆客栈。
晚上有酒有菜,还有班子耍乐,路过的朋友可以来坐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