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两口的盼头(2/2)
七日的光阴如流水,转瞬即逝。
风雪渐歇,李庄的天地间覆着一层厚实的白,屋檐下垂着晶莹的冰棱,偶有麻雀扑棱着翅膀掠过,抖落几片雪花。
许长安的破茅草屋内却是一片忙碌景象,灶台旁炭火烧得正旺,噼啪作响,陶罐里淘米水咕嘟冒着气泡,菜籽油在碗中泛着微光。
白霜跪坐在泥地上,手里捧着一只粗糙的木勺,小心翼翼地搅拌着发酵的青霉菌液,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清秀的小脸上满是专注。
许长安站在一旁,肩上的虎皮袄敞着,露出一块新愈合的伤疤。
那伤口虽还泛着淡淡的红,可腐肉已尽数褪去,结痂处隐隐透出新肉的生气。
他低头瞧了瞧,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点了点头。
七天前,他用自己提炼的青霉素日夜涂抹,又吞了几口那苦涩的药水,如今这伤竟真的好了大半,连带着身子骨都轻快了不少。
“霜儿,歇会儿吧。”
他扭头看向白霜,声音温和,“这三个葫芦装满就够了,别累着自己。”
白霜闻言抬起头,擦了擦额上的汗,羞涩地笑了笑:“不累,相公。奴家瞧着这药水一天天多起来,心里高兴。”
她说着,将手里最后一个葫芦塞上木塞,小心翼翼地摆到墙角,与另外两个并排放好。
那葫芦虽是旧物,外皮斑驳,可里面装的却是他们夫妻七日来的心血。
许长安走过去,俯身拿起一只葫芦摇了摇,耳边传来液体轻晃的声响。
他眯着眼,脑海中已然盘算开了。
这三葫芦青霉素,若卖得出去,别说十两银子,翻个几倍都不在话下。
只是眼下还得等那捕快的消息,若他背疽痊愈,这药的名声一传开,销路自然不愁。
“长安,吃饭了!”
老娘的声音从外屋传来。
她拄着拐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野菜粥,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见儿子肩上的伤好了大半,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几分,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真有法子,连那烂肉都能治好。娘还以为……”
“娘,您就放心吧。”
许长安接过碗,笑着打断她,“这药不光治我,还能救别人。到时候咱们家翻身,指日可待!”
老娘听着这话,虽不懂那药水的玄妙,却也跟着点了点头。
她瞥了眼墙角的三个葫芦,又看看白霜,叹道:“霜儿这丫头也争气,模样俊不说,还勤快。长安,你可得好好待人家。”
白霜被夸得脸一红,低头摆弄着衣角,轻声道:“娘过奖了,奴家只是听相公的话罢了。”
许长安闻言,忍不住笑了。
他放下粥碗,走过去轻轻揽住白霜的肩,低声道:“霜儿,有你在,我这日子才算有了盼头。”
一家三口正说着话,屋外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几声粗鲁的叫嚷。
许长安眉头一皱,放下碗,起身走到门口。
透过破旧的窗棂,他看见几道人影正朝自家逼近,为首的正是牛二那张横肉脸,身后还跟着三个膀大腰圆的青皮,个个剃着光头,胳膊上纹着模糊的花纹,眼神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