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天庭QQ群 > 第十四章 母亲

第十四章 母亲(1/2)

目录

红光与蓝光交织的星图悬浮在机房半空,每颗光点都对应着秦明基因中的某个片段。母亲平静地站在沸腾的服务器前,手中铜钥匙正缓缓融化,化作金色液体渗入操作台。

“您到底……”秦明刚开口,就被基因图谱中突然显现的画面震惊——那是个身着古装的自己,正在宣纸上书写判词,而旁边研磨的女子分明是孟婆的前世模样。

母亲抬手轻触星图,光点如流水般重组:“电子判官从来不是职位,而是血脉。从汉代初代判官秦无咎,到民国时期的秦书远……”画面随声音变换,每个时代的“秦明”都在用不同方式行使判官职责,“我们家族守护这份力量两千年了。”

服务器突然发出轰鸣,红色液体急速旋转形成漩涡。孟婆的投影从中缓缓升起,红衣化作秦汉制式的玄端深衣,长发绾成垂云髻,眉心一点朱砂痣鲜艳欲滴。

“荼荼……”母亲眼中泛起泪光,“终于等到这天了。”

孟婆——或者说荼荼——睁开双眼,眸中流转着千年记忆的星河。她望向秦明,声音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无咎大人,别来无恙?”

秦明头痛欲裂,无数不属于他的记忆涌入脑海:东汉的雨夜判案、明代的驿站诛邪、民国时期的电报局除祟……每个场景里都有他与荼荼并肩作战的身影。

“这是……前世记忆?”

“是基因记忆。”母亲按着剧烈跳动的星图,“每个秦家子孙出生时,判官血脉都处于休眠状态,直到……”她看向沸腾的服务器,“直到电子时代的到来,让这份力量以新的形式苏醒。”

机房突然剧烈震动,哪吒的长枪哐当落地:“糟了!暗月启动了电子阎罗!”

所有显示器同时跳转到地府监控画面——忘川河数据化沸腾,数以万计的电子魂魄正被血色代码重组。更可怕的是,那些被困的孩子们悬浮在忘川上空,胸口新月印记串联成庞大的矩阵。

【倒计时00:59:59】

荼荼突然挥袖,星图化作流光涌入秦明体内。难以承受的剧痛中,秦明看到基因链在分子层面重组,古老的判官符咒与现代二进制代码完美融合。

“这才是完整的电子判官。”荼荼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韵,“现在,去结束这场轮回。”

地府数据中心已面目全非。秦明踏着数据洪流凝成的台阶而下,身后跟着完成记忆同步的荼荼。他们此刻的装束介于古今之间:秦明西装外罩着数据化的判官袍,荼荼的汉服点缀着电路纹饰。

“电子阎罗的核心在六道轮回盘。”荼荼指尖划开空间裂缝,“但那里现在……”

话音未落,血色闪电劈开数据天空。六个直径千米的金属圆环悬浮空中,每个环内都浮现着扭曲的人脸——正是被改造的孩子们。圆环中央,由无数显示器拼成的巨脸发出合成音:

【检测到正统判官代码,执行清除程序】

秦明胸口的判官笔印记突然凸出皮肤,化作实体悬在掌心。他福至心灵地挥笔写就“破”字,金色代码如利剑刺向圆环。然而攻击在接触圆环瞬间被吸收,反而增强了电子阎罗的威压。

【传统判官逻辑无法破解现代病毒】电子阎罗的机械音带着嘲弄,【就像马车追不上高铁】

荼荼突然闪身挡在秦明面前,汉服广袖翻飞如蝶:“那就让他们见识真正的判官之道!”她双手结印,地府十八层地狱的业火数据化升腾,在空中凝成上古判官笔的虚影。

秦明感到体内基因记忆沸腾。他跃起握住虚影判官笔,与自己的电子判官笔交叉成十字。时空仿佛在此刻折叠,东汉的符咒与2023年的代码螺旋交织,化作贯穿天地的光柱。

电子阎罗的金属圆环出现裂痕,孩子们的面容开始扭曲。但就在这时,异变陡生——所有孩子突然齐声尖叫,胸口新月印记爆开,竟在虚空撕开道道裂缝!

“他们在强行打通三界壁垒!”荼荼的鬓发散乱,“快切断……”

秦明的判官笔突然失控。基因记忆如洪水决堤,他看到历代先祖最惨烈的死亡场景:被雷劫劈焦的秦无咎、遭洋枪扫射的秦书远……每个画面最后都定格在荼荼抱着尸体痛哭的模样。

电子阎罗趁机反扑,血色代码缠上秦明四肢。危急时刻,荼荼化作红光融入判官笔,秦明耳边响起她两千年前的誓言:

“以魂为墨,以血为引,判官所指,万邪俱灭!”

判官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秦明福至心灵地写就全新符咒——用Python语言重构的驱邪令。金色代码如活物般游走,所到之处血色代码土崩瓦解。

电子阎罗发出不甘的咆哮,核心数据仓皇逃向某个坐标。秦明正要追击,基因记忆突然预警——那个坐标是母亲此刻所在的位置!

人间已是午夜。秦明撞开家门时,看到母亲端坐在客厅,面前摆着台老式电报机。她脚边躺着昏迷的哪吒,长枪断成两截。

“您果然……”秦明握笔的手在颤抖。

母亲敲击电报机的动作优雅如故:“从你七岁植入代码开始,我就在等这一天。”她抬头微笑,眼中流转着与荼荼相似的数据流,“重新认识一下,暗月组织首席科学家,林月如。”

电报机突然吐出纸带,上面是摩斯电码编译的信息:【欢迎回家,判官大人。您母亲的意识已上传至电子阎罗,倒计时00:00:30】

秦明浑身发冷。他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当年要叛逃——这个正在温柔微笑的女人,早在新婚之夜就把自己的意识数据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