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撑开的“口袋”(2/2)
在迂回靠近峄县的过程中,张宣武向沈炼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沈炼微笑着说:“张团长的消息也算是灵通了。但战争就是这样,它就像是一台发动起来的火车,矶谷廉介就是这辆车头。他们连续打下滕县和临城,即便在临沂受挫,想要中途停止,也不是想停就能停的。
不错,这家伙现在已经有些飘飘然了。能否打赢拿下台儿庄都是其次,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抢功。一旦他能占领徐州大本营,就能独占台儿庄和徐州,甚至打过淮河,贯通南北战场。这样的赫赫军功,足够让他铤而走险了。”
沈炼毕竟是“过来人”,知道矶谷廉介的想法,而且矶谷廉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日军本部倒是想制止他,可这家伙一路打过去,偏偏连续打了两个胜仗,无奈之下,本部也只好转而支持他的决定。
沈炼还记得日军第二军司令部向第十师团转达的命令是:在确保韩庄、台儿庄运河一线的警戒同时,尽可能将兵力向临沂方向推进,协助第五师团战斗。
可濑谷支队却停止了韩庄方面的推进,以第十联队一部搭配炮兵作为韩庄守备力量,又命第十联队第二大队为基础,组成临沂支队,从临城出发,策应坂本支队作战。
在这样的安排下,南下的濑谷支队主力便可向东伸展于枣庄、峄县附近。
李宗仁看到日军这样调动,便想着让汤恩伯在津浦线上吸引濑谷支队,将其引到抱犊冈东南山区。可谁知道矶谷廉介根本不理会汤恩伯,集中全力一路而下,直扑台儿庄。
沈炼说到这儿,张宣武若有所思,而沈炼继续解释道:“其实对方的嚣张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只要利用日军急于打通津浦线的骄狂心理,加固台儿庄及运河一线的守备,诱敌来犯,断敌后路,就能实施反包围。
先令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布防于运河一线及台儿庄以西,再以第三十一师主力固守台儿庄,以一部在台儿庄东西两侧支援核心阵地作战。
然后将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部署于向城、红山镇一线狙击北面之敌,并向其让开津浦路正面诱敌深入。等到敌军主力进入台儿庄时,我们就可以轻松南下,袭击敌人的侧翼和后背了。”
沈炼这番话说完,张宣武直接听呆了。他脑子里各师团番号乱七八糟地纠缠在一起,暗道这个沈队长果然不是一般人,上级长官的名字就这么随意喊出口,但不得不说,沈炼随口说出的这个作战方案似乎相当可行。
沈炼的方案当然可行,因为这都是他从书上看来的。历史上,经过了白崇禧、李宗仁等诸多高层的策划,才确定出这么一个方案来,当然这个方案最主要的灵感来源,全靠N来同志的点拨。
接到命令的孙连仲,也严格按照部署开始安排。他命第三十一师池峰城部在台儿庄驻守韩庄至运河防线;第三十一师下辖第九十一旅、第九十三旅,共四个团,外加特务营、工兵营、辎重营、骑兵连、通信连、卫生连,另配炮七团一个营,总共加起来能有八千人,守城总指挥为王冠武旅长。
第二十七师则在台儿庄以东皇姑庄一带布防,第三十师在顿庄闸一带布防,独立第四十四旅则驻扎在龚庄。
整个防御部署呈现出以第三十一师为中央主战场,第三十师、独立第四十四旅为左翼,第二十七师为右翼的态势。这左右两翼均驻扎在台儿庄外,将会采取守点打援的积极防御阵型。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只等着日军主力攻入台儿庄,这样就能将他们彻底包围在“口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