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铁血兵王:从淞沪会战开始 > 57、最后的旗帜

57、最后的旗帜(2/2)

目录

在沈炼他们升旗的过程中,防守岗位上的战士们也都神情肃穆、全神贯注。待到号声停止,大家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谢晋元带着杨慧敏参观了仓库里的防卫情况。杨慧敏不禁问道:“谢团长,咱们打算坚守到什么时候呢?”

谢晋元的回答简洁而有力,只有两个字:“死守!”

杨慧敏眼圈微微泛红,顿了顿,又说道:“谢团长,有没有战士的名单?我带回去,也好让全国的百姓都认识这些英雄。”

谢晋元当然不可能把战士们的真实姓名交给她,但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这个没问题,我现在就拟一份八百人的名单给你。另外,还有件事要请杨同志配合一下。你回去后,无论谁问起,都要说仓库里驻守的有八百人,我也会给你准备一份八百人的名单。”

杨慧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而这,便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这位小姐,耽误你几分钟。我是战地记者,这是我为英雄们撰写的报道,请你帮我带回去,交给我的同事,连夜刊登。我觉得,这里战斗的真相有必要传达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休伯特匆匆跑到杨慧敏身边,将自己这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塞到了女学生的手中。

杨慧敏深知这份任务的重要性,将笔记本贴身藏好,用力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升完国旗后,沈炼等人迅速返回。此时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天边的白光越来越亮,正逐渐驱散那如黑雾般的阴霾。

“你快回去吧,我会永远记得你的。等会儿天亮,日军又要发动进攻了。请你把我们的感谢带回去,告诉大家,我们一定不负军人的荣誉,死守到底!”

“嗯,我会的!”

杨慧敏重重地点了点头,不再迟疑。她从侧门闪出仓库,瞅准时机,助跑几步,一个猛子扎进河里,又像鱼儿一样,奋力游回了苏州河南岸。

此时,河畔上早已站满了市民。他们望着四行仓库屋顶上高高飘扬的国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而杨慧敏,则被人们当作英雄一般,簇拥在中间。

“号外号外!八百勇士死守S海最后的堡垒,被外媒称为‘东方斯巴达’!”

“号外号外!S海最后的旗帜在四行仓库升起,勇敢的童子军不畏生死,将国旗送至对岸,向敌人证明抗战的决心!”

十月二十八日清晨,报童们挥舞着报社连夜赶印出来的报纸,在人群中大声叫卖,这些报纸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不仅是本地的报纸,《纽约时报》、《美联社》、《泰晤士报》、《法兰克福报》等国外媒体都对这场战斗进行了专门报道。

苏联塔斯社更是评论道:“S海市民用血肉之躯证明,法西斯主义并非不可战胜。这场战斗与马德里保卫战共同构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东方支点。”

苏联的《真理报》甚至将谢晋元与西班牙共和军将领相提并论,赞誉为“人民英雄”。

法国《费加罗报》则将关注点放在了租界上,报道中写道:“霞飞路上的咖啡馆依然供应着奶油蛋糕,但顾客们却用望远镜观看对岸爆炸的场景,仿佛在欣赏一场残酷的戏剧。”

意大利的《晚邮报》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了四行仓库,认为这栋建筑可以成为低成本防御工事的典范,并且能为其他战场提供宝贵的启示。

然而,最受关注的还是那位名叫休伯特的记者撰写的专题报道。因为他与仓库里的“八百壮士”同吃同住,共同经历了抗战的艰辛,还大篇幅地报道了“八百壮士”写下遗书的感人场景,令无数人深受感动。然而,感动归感动,光头校长所盼望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