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当年不肯嫁春风 > 15 第 15 章

15 第 15 章(2/2)

目录

这时孙夫人见状,手臂松开了女儿,腾出一只手拭了拭眼角的泪痕,脸上依旧难忍激动,但声音却逐渐冷静:“我女儿归宁,这次能在杭家待多久?姑爷怎么不见来?”

严武城拱手道:“将军正前往苍州与南魏交战,待夺下长安,定然亲自前来拜会。在此期间,将军夫人可在贵府长住。”

虽说他们这个姑爷与众不同,的确是人间猛将,他和锦书也是联姻,并无多大的情分,但成婚快三年了,他不放锦书回家,他们更是连姑爷的一面儿也没见到,此人委实是不像样。

原本当初让锦书去联姻——说是联姻,同和亲也没甚两样,孙夫人就是不同意的,族中的女儿那么多,家主偏生就看上了她这个宝贝疙瘩。家主自己也有一个女儿,不过比锦书小了三岁,要配那荀野也配得,他非说锦书行事稳重,办事有章法,不会出格,比她那个唯唯诺诺的女儿出色,如此一顶高帽子扣下来,没理也成有理了。

再说这个姑爷,出身寒门,是个伧荒武将,就是争得了天下,他那祖上卖草鞋的出身也让他们家为天下士族所不耻。他还霸占了她女儿两年多,迟迟不肯让她们母女相见,真是蛮不讲理,可以想见其人,也必然是个揎拳裸臂的野人。

不过当下母女重聚的欢喜盖过了那些耿耿于怀的怨气,孙夫人不冷不淡地向严武城道了一声“知晓了”,便改换笑颜,挽住女儿的手臂往里走。

杭纬在后,周全仔细地向严武城善后。

杭远之也虎头熊脑地随着母亲妹妹一同入门。

严武城虽是武人,但也不是傻子,不会感觉不到自己在零州备受夫人家中冷落,好在夫人终于回了家,他也可回营向将军复命了。

恐怕将军这辈子也没见到夫人这么高兴过,露出如方才母女团圆时那般的喜极而泣的神态吧,他若知晓了,应当也会放心了。严武城一日不敢耽搁,率军在杭纬安排的馆舍小憩一夜之后,即刻动身北上。

杭锦书与父母入了正堂,拜见伯父。

杭氏如今是杭况当家,当初也正是伯父,慧眼识英雄,在天下一应俊杰当中,一眼相中了北境荀家的荀野,做主将她嫁给了荀野为妻,从危如累卵的境地里挽大厦于将倾,扶着杭氏风雨飘摇地走到今天。

眼看着天下即将平定,是姓王的还是姓荀的得天下,估摸着就看着苍州这一榔头的买卖了。

大局未定,杭况心头的阴云就散不了,“荀家得了天下,我们就是座上宾,王氏得了天下,我们均为阶下囚,今日杭氏与荀氏联姻,便是系于一根绳上的蚂蚱,并非与荀氏泾渭分明便可以逃离漩涡,诸位若不想到了最后鸡飞蛋打,就要对荀家军恭敬一些。”

被伯兄训斥,孙夫人脸色不悦,隐隐有些气愤。

杭纬早已巴结而来,连连点头应是:“是。我已安顿诸位将军下榻馆舍,今晚还教人多添一些褥子和炭火过去,数九寒天,不可冻坏了远道而来的军士。”

见他还算知晓些道理,杭况也就不再计较二房今日对严武城的失礼之处,转而问起杭锦书:“荀野可曾说过,他打南魏这一战有无胜算?”

霎时花厅当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往日里在杭家说不上两句话的二房大娘子吸引去了,仿佛她眼下能一锤定音,号令众人似的,杭锦书以往在家中时,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细想来,也全然不是为己,而是因为荀野。

她诚实地摇首:“并未提过。夫君极少向我提起他的战事。”

杭况不无失望。

杭锦书又低声道:“但我自随军同行以来,不曾见过荀野吃败仗,就连鹤鸣山众匪,他也不过用了一两日便能荡平山头,想来应是无虞。”

杭况不以为然地道:“乌合之众,焉能抵得过南魏王氏十万训练有素的精锐。荀野此番是遇到难关了,这苍州要是拿不下来,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北地与南魏分庭抗礼,瓜分天下了。”

这时,杭纬发愁起来:“即便是二分天下,我们零州只怕也在王氏的管辖之内,虽说我们是世家,王权也还无法直接将我们连根拔起,但将来必然也要处处受到掣肘,难再图远了。”

杭远之不屑地道:“父亲。难道我们还要仰人鼻息过活?王氏靠的什么揭竿而起,我们依葫芦画瓢照做就是了,他又不是琅琊王氏,我们杭氏也是货真价实的世家,大不了再反它一回!”

此话引来了杭况训斥:“你当争夺天下是你小孩儿过家家?没有钱财没有兵力,空有名声,谁肯为你卖命?”

杭远之就是不平,这天下能姓王,也能姓荀,怎么就不能姓杭了?

他又不是绣花枕头棉里草包,他也自幼习武强身,虽没上过英雄榜,但料想那栖云阁多年前已经被灭了,那榜文都快十年不更新了,如果放在今天,栖云阁榜单上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他的妹夫荀野,也不过是一只鼻子一张嘴,又无三头六臂,怎么他能做的事,自己就做不得?

伯父不过就是看不起二房,顺带着对他有偏见。

倘若给他机会证明自己,妹妹根本就无需牺牲掉自己的终身幸福,远上北境去嫁给一个她不爱的人。

杭况冷静思量,指尖在膝头盘桓,良久后,他缓缓叹道:“我已做好决定,果真到了南北而治的时候,我们杭氏举族北迁至陇州。”

这可是个天大的决定,别说族中的老人,就连堂上诸人也都提出了反对。

杭况身为家主,有擅主之权,他的长目环视过堂上跳脚的诸人,冷声道:“乱世图存,殊为不易,难道你们忘了,锦书是因何被迫北上联姻,难道你们想让她的牺牲付诸流水么?真到那个时候,不走,便是一死,我们千年世家,守的是人,是家风,是传承,而并非一块土地。当年衣冠南渡,早已有过一回,今日又何须食古不化。”

堂上众人一时沉默不语。

杭况起身,对众人道:“做好准备,但也无需惊惶不安。当初我看中荀野,就是看中了他这个人的能力,相信北境军,不会教我们失望。来日,如荀氏果真夺得天下,若遇到世家反对,我等也应极力周旋游说,连横世家臣服荀氏,稳固人心,这是作为联姻的一方,当初我们承诺荀伯伦的事。”

家主已经做好了决定,不容置喙,剩下的,不过就是他们各怀思量罢了。

好在这一番话还没完全冲淡杭锦书归家的喜气,母亲孙氏,在花厅聚会散了后,拉杭锦书回到当年她待字闺中时所居的汀兰园。

这园中僻静深幽,虽是冬日,但琪花瑶草漫漫,色如喷霞。道路两侧柏木萧森,遍植桑榆槿柘,一只只绢纱宫灯的光芒,从黑暗当中殷勤拱出一条蜿蜒阔道来。

从军营羁旅的生涯,一下回到了世外桃源的人间,从地下回到天上,还让杭锦书没适应过来。

人怀着久困羁旅的疲乏,被母亲一把送入熟悉的闺房。

这房内陈设一切如新,帐内设有好闻的鹅梨帐中香,紫檀木的嵌螺钿的锦雀纹理木案上,一只玉雪可爱的狸奴正睡得慵懒香甜。

“香香!”

杭锦书吃惊地看着那只猫儿,没想到,她竟还养在这里。

看模样,它吃好睡好,乐天不愁,比三年前她离开杭家时还要膘肥体壮,此刻正盘着尾巴,在桌案上四仰八叉地打呼噜。

这模样,活像一个人。杭锦书会心一笑。

孙夫人叹了一口气,攥住了女儿的手,在杭锦书诧异望过来时,她低声解释道:“当年送你走的时候太匆忙,北地日子又不太平,加上那荀野……带香香去总归是不好,你走了以后,阿娘让人照看着你的狸奴呢,就等你回来。谁知道,这一去,竟就是三年啊!”

说起来,孙夫人对荀野还有隐隐的怨恨。

杭锦书呢,不像母亲这般埋怨,何况伯父说得对,是联姻,没有谁对不起谁,她应当尽力弥合两家,让两家拧成一股绳,不可内讧。

“母亲,”杭锦书反握住母亲的手,微笑温声道,“荀野待女儿极好,从未予我气受。”

孙夫人将信将疑,怪异地看了女儿几眼,不大肯信:“真的?”

说完,她又小心地道:“那陆韫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