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真心还是假意(1/2)
朱棣是二次见朱允熥了。
他态度卑微,原因就是朱允熥为了救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放瓦剌和鞑靼进来灭朱权。
要是换成他自己,他是没这个心胸放过朱允熥的。
自古以来,怕是找不到比朱允熥更宽容的帝王。
就冲这一点,朱棣愿意完全相信朱允熥。
到了宫中,酒宴备下,舞女也已齐备。
“皇叔请坐。”
“皇上请坐。”
“皇叔请。”
“皇上请。”
二人相对一笑,一起坐下了。
朱棣心有惭愧,他说:“因为臣一人,皇上不惜空城数百座,就是为了让瓦剌和鞑靼去对付朱权,臣诚惶诚恐。”
“皇叔,朕不只是为了你一人,也是为了你手下的将士。朕不避讳,如果你和那二十万兵马都损失了,大明会在一年之内兵力空虚,特别是将军。招募兵马不难,但一将难求。”
朱棣的二子和三子相互看着,眼中各有想法。
朱允熥的话,他燕王当然听得懂。
“皇上,若皇上不嫌弃的话,臣手下所有将军,愿听从皇上调遣,为国效力,万死不辞。”
这话说出来,他的两个儿子立马就紧张了。
朱高煦觉得,皇帝巴不得他爹主动上交兵权呢。
朱高燧也是一样,觉得朱允熥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收揽人心,网罗人才,根本不是在意朱棣。
等到时机成熟,皇帝还是会痛下杀手。
朱允熥看出那二人的紧张,说道:“皇叔,瓦剌还需要你抵抗。”
“皇上,为什么要放瓦剌和鞑靼离开呢,既然已经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为何不一鼓作气,灭了他们,他们来的,可都是精锐啊。”
“皇叔说的有道理,可即便灭了,又能怎么样呢,难不成,皇叔愿意带兵去瓦剌和鞑靼,将这群蒙人全部消灭?”
朱棣坚定的说道:“这两大部落与我大明势不两立,边境百姓深受其苦,当然要灭。”
朱允熥是熟悉历史的,整个大明朝,上下二百七十六年,都没有人能灭了那两个部落。
反而,耗损了大明太多的元气。
常年征战,军费军粮,就得从百姓身上摊派。
说的是永乐王朝,好听,可骨子里呢,只是表面上的繁华。
老百姓的赋税非常不满,每年因为拿不出钱来救灾,要死多少人。
“皇叔,你是威服的想法,但朕以为,如能教化蒙人。”
“教化?”
“今天酒宴,不提国事。刚才皇叔说,要将部下留给朝廷,朕看不必。皇叔仍可回到大同去,皇叔的亲眷也可带去,鞑靼不可不防,但不可大防。”
朱棣没听懂,打了那么多年仗,死了那么多人,现在皇帝说要教化,几个意思呢。
又说不可不防,不可大防,他彻底懵了。
“皇上是什么意思?”
“朕已下令,大明与鞑靼、瓦剌通商,朕还要下令,允许他们和大明通婚,将三方面文化化入我大明之内。”
势不两立,怎么能这样做呢,又要提防,又要建立互通关系,这不是很矛盾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