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揭老底(2/2)
黄子澄思量了片刻,点点头:“既如此,臣愿看看,殿下是否能做到为国为民。”
齐泰和方孝孺也答应了。
其实,朱允熥心里清楚的很。
这三人能答应下来,不会是因为思想转变的快。
思想转变只是其中最弱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服软可以保全族人性命,还能先保住自己的名声。
“三宝,给三位大人沐浴更衣,然后送他们回府,要备好车马,还得衣帽光鲜。”
“奴才遵命。”
朱允熥一走,三人无奈的坐着。
三人没急着回府,而是转道去了一家酒楼。
憋了那么多天,总算可以吃点好的了。
方孝孺哭了,他曾经发过誓,一辈子效忠朱允文。
没想到,自己会违背自己的誓言。
“方兄,朱允熥其人,是奸是善,要看一看才知道。”
“他能打的过燕王么?”
“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朱允熥确实善‘藏’,过去,我一直没把他当回事,没想到,他的谋略和心机如此之深。”
“不知道长孙殿下现在在何处……”
……
时间过的很快,二十多天,转瞬即逝。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并未被朱允熥赋予实权,只是作为‘近臣’使用,可以随时见到朱允熥。
近臣的意思非常模糊,可以说是亲信,也可以说什么都不是。
朱允熥不重用他们,因为这三人没什么能耐,不懂赚钱、不会打仗、不顾国计民生,只会迎合主子,做做文章罢了。
虽然三人也能提出一些对付燕王的谋略,但都是无用的计策。
而当他们知道‘财神阁’一事的时候,又对朱允熥产生芥蒂了。
太祖爷重农轻商,朱允熥则反其道而行之。
商人是什么?在太祖眼里,商人是下九流,是最无耻的奸诈之辈,只知道唯利是图,这样的人,怎么能被重视起来呢。
于是,一天傍晚,三人跪在御书房外,求见朱允熥。
朱允熥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但不急着见,让三个人在外头跪几个时辰再说。
对付这类迂腐的夫子,就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朱允熥看完奏折,走出去时,这三个人已经跪的瘫在地上了。
“三宝。”
“奴才在。”
“搀扶他们起来,一起去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