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红楼:风华首辅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整宗亲,削开销,议分封

第三百二十四章 整宗亲,削开销,议分封(1/2)

目录

不仅仅是卫家出了问题,同为神武将军爵位的冯家,也遭到了太子的训斥,当天下午宫里的削神武将军为骁骑都尉的圣旨便降下。

也就是说,从下一代开始,卫、冯两家将再无爵位承袭。后世子孙若不努力,就会彻底成为草根。

虽说卫、冯两家在勋贵圈子中不过是中等,远不及八大公府,但好歹也是开国一脉的一员。

这次的抄家、削爵无疑是一个信号。

一时间,京城勋贵无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藏匿银两、清除罪状,跑官送礼,企图垂死挣扎。

现如今朝堂的局势很明朗,隆庆帝只手遮天,只要他愿意,没有什么可以制衡他的。

而诸如户部尚书单守才、吏部尚书林如海、工部尚书李如圭等等,要么就是一心为国两不相帮的纯臣,要么干脆就是站皇上的。

另外最大的一派,便是当今内阁首辅严唯忠麾下的江南一派。

若是向前推个二十年,勋贵一脉或许会瞧不起严唯忠,可现在势比人强,不低头不行啊!

于是几家巴巴的把脸凑了上去,结果贴了人家一个冷屁股。

严唯忠能坐到首辅的位置自然不是傻子,当今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活生生的,一点点的玩死勋贵一脉!!

谁敢拦着谁就得跟着一块死!

更何况现在勋贵一脉不说毫无价值,那也是分币没有。一个个的寅吃卯粮,要人才没人才,要权力没权力,要银子没银子。

严唯忠自己是嫌和隆庆帝对线难度大吗??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谁会接纳这么一群猪队友啊!

遭到严唯忠拒绝后的勋贵一脉,并未像薛虹料想的一般,开始补救,或者断臂求生,舍弃老一辈保全新一辈以待东山再起。

而是直接把门一关,耳朵捂住,脑袋一蒙,来了个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真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去?简直是在开玩笑。

……

乾清宫内,隆庆帝看着查抄上来的银子脸上露出了喜色。毕竟这都是自己养老的小钱钱呐!!谁会和银子过不去呢?

其实内帑中还是有很大一笔现银的,只不过这笔银子,隆庆帝基本上不会去动,因为这些银子,是他留给太子登基后,犒赏群臣,以及修缮宫殿以及一些其他事宜的。

隆庆帝吃过太上皇给自己的苦,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吃一遍。

回想二十年前刚登基那段时间,隆庆帝一进内帑,入目之处空的几乎可以跑马。

内帑的所有银子,都被太上皇转到了龙首宫。

那个时候的隆庆帝,就算想要修个宫殿,都得和太上皇上折子,询问太上皇的意见,得到同意后才能让太上皇拿钱。

“一个小小的神武将军府,居然也能查抄出来近十万两现白银,还有这许多的产业。朕看这一个两个的,都是肚大腰圆呐。

在朕眼皮子底下的,一个个的尚且侵吞国财民财如此过分。

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父母官呢?是不是真的就把自己当百姓的父母,让百姓无止境的供养他们。

这样下去,百姓怎么会不苦。国库又怎么会不空!”

隆庆帝看着折子上抄家所得,喜悦过后涌上来的便是怒火。

如今大明的百姓,五口之家,一年五两银子就足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一个神武将军府就需要上万户百姓供养,可能还不止。

整个勋贵一脉,四王八公八侯,以及三等以下的将军,加起来大大小小少说也有上百。

还有宗室一脉的开销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隆庆帝看了夏守忠一眼,夏守忠立刻吩咐宫女小太监退了出去,这一套流程太熟悉了。

薛虹也正襟危坐,神情严肃,因为他知道,自家陛下恐怕又要问自己一点高难度的问题了。

“景瑜,朕准备削减朝廷国库的开支,自朕以后,无论宗室、功勋之后的子孙后代,一律降等袭爵。

以宗室为例,如朕之子为亲王,朕之孙则为郡王。倘若文不成武不就者,则连降三等。

非宗室勋爵,同样代代降等袭爵。设考封文武。

考封不过者,同样降三等袭爵,或换人进行考封。非于国有大功者,不可原爵承袭。

宗室子弟除继承大宗者,其余小宗降六等封爵。

最后一条,过五等者不为亲。凡距大宗五服以外者,废皇族宗亲身份,为庶民。

若仍因功保留爵位,自下一代起,改宗亲爵位为平级勋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