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情冷暖(1/2)
嘉靖二十九年十月,京城。
来到大明朝整整四个月的徐孝先,已经彻底把穿越者的优越感,统统丢进了脚下刚建成的大通桥下面的河水中。
不得不说,穿越真没有网文书上说的那么简单容易。
锦衣卫,同样也没有后世电影中那般光鲜亮丽、无所不能。
这并非是无稽之谈,因为徐孝先如今就是手拿瓦刀的锦衣卫……军匠!
即便他初来这个世界时,正赶上庚戌之变。
大明朝的京城在土默特部俺答汗的铁蹄下岌岌可危,而原名徐昌的他,本是21世纪华夏西域边境的一名骑警。
是的,不是骑摩托的骑警,正是骑马的骑警。
当时正在追缉逃犯的他赶上了地动山摇的山体崩塌,连人带马一同被埋进了万丈深渊中。
而当他再次醒来时,则变成了原本已经战死,刚被扔进死人堆里的锦衣卫军匠徐孝先。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参与了俺答撤回草原前的所有战役,共上阵杀敌五十四人。
本以为凭借这份骄人的军功,能让他在这一世过上想要的简单舒适生活。
但自俺答九月撤回草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请功也罢、升迁也好,却都是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这让原本以为能够轻松改变命运的徐孝先,如今只能一脸诗人的忧郁,继续着自己锦衣卫瓦匠生涯。
“会不会是没有打点上面的缘故?”吴仲不知何时冒了出来问道。
“打点?”
徐孝先回过神,看着吴仲不屑一笑,道:“老子拿命拼来的军功不给封赏,还要我打点……你打点了?”
面对徐孝先上下审视的目光,吴仲摇头坦然道:“当然没打点,就杀了三个鞑靼兵的军功,给的那三两银子封赏要是打点的话怕是都不够。”
徐孝先长出一口气,吴仲杀敌三人,封赏却是半月前就下来了。
除了米粮、布匹,以及三两银子外,而且还从之前的小旗晋升为了总旗。
而至于自己的封赏,徐孝先已经做好了最坏的结果,那就是自己这份杀敌五十四人的傲人军功,可能被上面移花接木,做他人嫁衣了。
在后世,优异的高考成绩都可以被他人冒名顶替。
更别说是在如今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军中克扣、贪墨大行其道的嘉靖年间了。
要不然土默特部的俺答怎么就能轻易的兵临京师城下呢?
吴仲随即安慰道:“你也别气馁,再等等,你杀敌那么多人,估计是上面在合计给你封什么大官呢。凡事往好处想,别往坏处想,你想想当初可是都把你扔进死人堆里了,但谁能想到你竟然还活着?所以能活着就是天大的运气了!”
徐孝先诧异的看着吴仲,不由调侃道:“可以啊,这晋升总旗后格局都打开了。”
“总旗又怎样?不还是没有脱离匠籍身份?但你不一样,这次杀敌立下这么大的军功,说不准就能晋升为真正的锦衣卫了,到时候你可不能忘了我们。”
“别做梦了!打听到了,他的军功可能被人给冒名顶替了。”
陈不胜。
一个因为名字太过于晦气,所以在抽调军匠上战场时,就直接给踢出了名单的“倒霉蛋”。
“这怎么可能?”
吴仲比徐孝先还震惊:“这可是杀敌五十四人的天大军功啊,谁他娘的敢贪墨这么大的军功?还有没有王法了!”
徐孝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果不其然。
“听谁说的?”徐孝先还是问道。
“当然是打听到的。”
陈不胜看了看四周三三两两开始起身的其他军匠,继续道:“今天官老爷不来验收大通桥了,林百户让咱们先撤,明天再过来。”
“对,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吴仲愤愤道。
随着数百人的军匠渐渐散开,被附近数条街道的房屋稀释。
陈不胜主动说道:“知道吗?你杀了五十四个鞑靼人的军功,是这一战中杀敌最多的,肯定会引来其他人眼红嫉妒的。”
“这么说我杀敌多还杀出错来了?”徐孝先摸了摸鼻子说道。
“你先说说是谁抢了徐哥儿的军功?这么大的军功,真有人敢冒名顶替?”吴仲着急道。
陈不胜看了一眼徐孝先,见徐孝先点头。
叹口气道:“老徐,认了吧。抢你军功的人咱们得罪不起,要是换做别人,我说什么都要帮你讨个公道……。”
“你一个小旗能帮他讨什么公道?你还是先说是谁抢了徐哥儿的军功,然后咱们再合计。”
“洪澄。”
“洪澄?”
“洪澄是谁?”徐孝先皱眉问道。
“仇鸾,仇总兵的小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