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宝认字(2/2)
贵妇人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了些:“叫姨娘吧,傻孩子,别这么客气。看着你现在的样子,我也替小宝担心。万一哪天我不在了,他该怎么办。你带着小宝走正道,可不能让他学那些提笼架鸟的浪荡子。”她的语气严肃,带着几分叮嘱。
陆嘉衍这才意识到她并非在开玩笑,当即郑重答应下来。这时,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陆嘉衍扶着夫人上了马车,恭敬地行礼告别,目送马车远去。
这位贵妇人名叫梁锦儿,曾是陆嘉衍母亲的好友,年轻时两人都是唱曲的小姐妹。因容貌出众,梁锦儿被贝勒爷看中,纳为妾室。她运气不错,进府三年便生了个儿子,从此在府中站稳了脚跟。
贝勒爷原本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如今有了接班人,自然对她宠爱有加,梁锦儿也因此过上了穿金戴银的富贵生活。
起初,陆嘉衍以为梁锦儿只是出于好意照顾他,毕竟那一卷龙洋足足有五十大洋,再加上两匹布料,每匹布价值十块大洋,这份拜师礼可谓诚意十足。这样的酬劳,即便是请一位中了秀才的老先生也绰绰有余了。
然而,当他到了贝勒爷府上,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小宝今年十二岁,由于父母的溺爱,从小被众多仆人伺候着,养成了骄纵的性子,特别不爱读书。
府上已经请了七八位老先生,但都因为小宝顽劣难教,纷纷摇头辞了差事。打不得、骂不得,孩子又听不进劝,这书怎么教得下去?
难怪这差事会落到他头上。不过,陆嘉衍并不慌张。他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带着小宝去茶馆听人说书。
市井小民说的虽然都是些杂事,但要想让人愿意听、愿意掏钱,就得说得有趣。十几岁的孩子最容易打发,喜欢热闹。在贝勒府上,小宝能有什么乐子?还不如带他出来开开眼界。
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一天,陆嘉衍带着小宝在茶馆坐下,叫来了说书的崔先生:“先生,劳驾,今天说一段《白蛇传》,再来一段《西游记》。我带小少爷来市井玩玩,想来有趣的也只有先生您这儿了。这点小意思,您收着。”
说着,陆嘉衍将一块大洋塞了过去。崔先生心领神会,抱拳笑道:“陆小哥大气,今儿我好好说,保管您满意。”
陆嘉衍拱拱手,随后让小二上了两杯上好的茉莉花茶,又买来些精致的茶点,瓜子、花生也摆了几盆。
小宝坐在茶馆里,听得津津有味,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对这种新鲜体验充满了兴趣。陆嘉衍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只要能让小宝对学习产生兴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小宝已经能照着图画书开始认字了。虽然依旧顽劣,拿着棍子在贝勒府里闹得天翻地覆,但至少也开始学会了一些成语和谚语。画本上的字,他不仅认得,还能写出来一些。小宝最喜欢陆嘉衍来府上,因为每次他来,都会带着小宝去吃街头小吃,听崔先生说《白蛇传》和《西游记》,日子过得有趣极了。
贝勒爷得知小宝的进步后,每次出门前都会让管家送来一摞银元,少说也有十来块。这对陆嘉衍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也乐得陪着小宝疯玩几天,既轻松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