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辞三让(1/2)
“燕南园!”
从小在北师大家属小区长大的陈耀东,这还是第一次来北大的‘教职工宿舍楼’。
但是人家偏偏不叫燕大家属小区,或者燕大教职工宿舍,而是叫燕东园、燕南园,后来还会修燕北园,万柳公寓,博士后公寓。
听听,多有逼格,只能说不愧是中国最顶级的学府。
话说今天陈耀东出现在燕南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搞钱……咳咳,相对委婉一点来说的话,他是来拜访一位住在这里的燕大教授的。
没错,这位教授就是陈耀东三天前在什刹海公园有过一面之缘,且还聊得颇为投机的朱光遣老先生。
他那天给陈耀东留的地址是燕南园的62号。
这是北大分配给朱光遣的房子,等于说,周围住的邻居也几乎都是北大的老师教授。
这些‘邻居’往小了说,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同事,但要往大了说,那可有不少人是可以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国策的一堆顶级专家。
比如左邻右舍就分别住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兼开拓者侯仁知以及著有《新人口论》的经济学家马寅楚。
再比如60号住的是撰写过《诗词格律》《汉语史稿》的王立,56号住着我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奠基人,并为我国培养了九代物理学人才的物理学家周沛源;58号住的是北大副校长汤一阶……
当陈耀东根据地址找到朱光遣的家里时,因为这天是周末,赶上了一堆大佬正在老朱家里下象棋。
“哈哈,可算是把小友给盼来了,我还差点以为你要放我鸽子呢。”朱光遣看见陈耀东背着画板登门非常开心,甚至上来还开了句玩笑。
陈耀东倒也丝毫不怯场,张口就道:
“不好意思啊朱老,我上一幅画昨儿个刚完成,这不马上就按照您给的地址找来了吗?生怕您久等啊。”
“好好好!”面对在自己面前表现得落落大方的陈耀东,这就是朱光遣与他仅有一面之缘,却能相谈甚欢的原因。
接下来,老朱也没有深究小陈这话里是否有漏洞,先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棋友。
当然,也自不可避免的向陈耀东介绍了一遍在座的棋友都有谁。
“这是文兰……这位是王立……”
陈耀东刚进来的时候,在他眼里只有一帮不认识的老头,但是现在随着朱光遣每介绍一位,小陈的心脏都突突一次。
‘呼,还好我没有心脏病。’
……
一帮老头见朱光遣竟然愿意和一个论年纪都可以当他们孙子的年轻人以同辈相交,当然不免对这个年轻人也生出了些许好奇。
但就算再好奇,在他们的眼里,陈耀东依然还是一个孩子。
“小陈今年多大?”
“18.”
“你这年纪,应该还在上学吧?”
“刚参加完高考。”
“哦,那考了多少分?”
“389.”
“不错啊,报考了哪所大学呢?”
“北电。”
“北电?怎么不报北大呢,你是本市的考生,这个分数已经过线了。”
今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408分,不过那是相对于其他省份的考生标准,对于本地的考生,当然会有扶持。
但就算有扶持,389分也就是堪堪达到过线的及格线罢了。
这意味着,陈耀东即便被北大录取了,他也会被调剂到最冷门的专业,比如考古。
然而他这分数在今年刚恢复招生的北电而言,又是高分选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