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石破天惊(1/2)
随着这个小黑子,啊呸,随着这位桀骜同学最后一个问题把一部小说的内容上升到作者对洪流的价值观后,现场虽然有不少读者都对他怒目而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好奇的看向讲台上的陈耀东,期待从他嘴里听到一个‘答案’。
当然,还有一小撮人开始替陈耀东担心和紧张,刘筱莉就是其中之一。
陈耀东此时脑海里已经有了措辞,但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先将众人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
尤其注意到了小莉姐眼里对他的紧张,他朝其笑着点了点头,如果刘筱莉能读懂他的‘暗示’,此时耳边就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不用担心,这都是小场面!
就在陈耀东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的时候,只见一个同学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他手里还拿了一个喇叭扬声器。
“呼,辰东同志,很抱歉我们没有提前准备扩音设备,只能临时找到这个喇叭,希望你将就一下。”
“谢谢,有这个小喇叭就方便多了。”
陈耀东满意的接过来,马上试了试,虽然不如‘当年’在剧组对着上千人发号施令的扬声器效果那么好,但至少接下来说话不需要太费力了。
“喂喂,嗯,好,感谢这位同学的发言,你先请坐。”
这个时候,陈耀东没有注意到,甚至此时教室里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留意,从后门走进来了两老头。
而讲台上,陈耀东已经开始了他的回答:
“下面,我先转述一下这位同学的观点,他说我的《牧马人》淡化了洪流带来的苦难,与社会上其他的以批判为主的伤痕流小说大相径庭,从而推断我对洪流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这套逻辑本就不通,甚至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首先,我在开篇交代《牧马人》男女主背景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客观的描述了时代因素带给他们这对年轻人不幸的遭遇,也正是因为这段不幸的遭遇,才将他们两个人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是,我也承认在后面大量的笔墨用来刻画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以及同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
难道这就算是你觉得我在淡化洪流带来的影响?
历史不是非黑即白……
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同学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在现在整个文坛都在批判那段岁月的时候,其实当年也有不少的同志,他们是真的怀着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主动响应了祖国的号召,无私的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当中。
他们就像老一辈革命同志一样,为了祖国能够繁荣昌盛,为了下一代变得更好,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但是现在的‘主流声音’告诉他们,他们当初的选择是错的,他们这么多年的奉献都是错的。
试问,这对他们而言,是不是一种残忍?”
当陈耀东说完这段话,停下来时才发现,原来座无虚席的教室里,早已经安静得没有了一丝杂音。
大家仿佛石塑一样盯着他,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陈耀东稍微缓了缓,又接着举起了小喇叭。
“所以……抛开我的小说不谈,关于刚才那位同学问我对于那段洪流时期,值不值批判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当然值得!
但我们不能一味的批判,盲目的批判,或者跟风似的批判,应该辩证的,客观的,唯物主义的去看待那段过去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