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放到眼皮子底下(2/2)
而且……谢思宜自认自己是拦不住她入京的。
倒不如现在顺水推舟,在徐氏面前再增上一分好印象。
梵音听后便明白了,若真是一个潜在的敌人,与其放任她在外面,还不如将其放到眼皮子底下时刻盯着。
若不是,也能得个好名声。
想到此,梵音看向谢思宜的眼神越发崇拜。
她家姑娘,又成长了不少!
真好!
两人很快回到主院,谢思宜坐到书案前,继续抄写着之前的经书。
余晖从窗边洒下,落在书案上。
谢思宜身旁的册子,伴随着日升月落,一本一本地叠了起来。
直到老夫人生辰前的两日,谢思宜落笔写下了最后一个字。
放下笔,谢思宜从椅上站起。
伸手揉了揉脖子,有些酸涩。
这几日她专心在抄写经书,旁的事都不大在意。
她走到窗前,双手搭在窗沿,风从外面吹了进来,吹动了她的衣裙,吹乱了两鬓的碎发。
谢思宜伸手将碎发取下,挽到耳后。
再一抬眼,便看见有一人在靠近。
谢思宜看着他,眨了眨眼。
这个时候,他怎么就回来了?
“国公爷。”谢思宜唤了一声。
萧珩在窗边停下,颔首回应。
随即似是看见了什么,眉目轻蹙。
他移开视线,良久才说道:“风大,你下次别穿这件了!”
谢思宜低头看去,今日只穿了一件普通的襦裙,不过并不算薄。
最多,领子低了些。
谢思宜轻嗤一声,她现在知道萧珩在说什么了。
他不喜她,但又管得宽,现在连她穿什么都要指点一两句,烦人得很。
“我明白了。”谢思宜敷衍地回了一句。
她从窗边走开,回到书案前整理着自己近些日子的成果。
萧珩从外边进来,便看见谢思宜正把一本本册子放到盒子里。
他走近一些,开口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
谢思宜专心放着册子,没抬头,“这些是我亲手抄写的经书,等母亲生辰那日,再送给她。”
萧珩视线落在那些经书的封皮上,便是隔着一些距离,他也能看清谢思宜的字迹。
她的字运笔、风骨,同前朝的明大家极为相似。
萧珩有些不明白谢思宜当日退还字帖的举动,但他也只困惑了片刻,便将此事给抛下。
等谢思宜收拾好起身后,他才同她说道:“晚点你跟我出府一趟,我有些事需要你帮忙。”
谢思宜想到了前些日子,萧珩似乎也是这么说的。
难道……“还是大理寺的事吗?”
萧珩摇头,“只是一些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