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可乐呢?(2/2)
李贞在教室里巡查,顺便指点。过来了两趟,每次都看到的是不务正业的林思成,和正干的起劲的肖玉珠。
第三次过来时,肖玉珠已经将林思成的残器补齐,正在给自己的瓷碗塑型。
上一张已经完稿,林思成正在起草新图。
纯粹是下意识,李贞瞄了一眼。正准备走,都抬了起来,她又转过身。
林思成的这张图,怎么这么怪?
一是壶型:壶身直上直上,几乎没有一点弧度,如果遮住壶嘴和壶耳,就像一只蛐蛐罐,又如一樽缩小了好多倍的瓦缸。
二是饰纹,壶身无纹,壶盖和壶底却有纹。恰恰好,与传统瓷壶反了过来?
又看到四象纹和“无极”、“长乐”的篆书饰样,李贞稍一思忖:这是汉瓦壶?
但这只是其次,最关键的是林思成的这种画法,李贞竟然没见过?
乍一看,像是素描,但光影变化并不明显,但怪的是,极具立体感?
给人一种画了好多层,擦掉一层,下面还有一层的感觉。
正看的认真,教室里霎时一静,李贞点了点长案:“商教授来了!”
“哦哦~”
林思成收起草纸,但已经来不及装了,只能放在长案的角落。
商妍进了教室,漫不经心的转了一圈。
转到林思成这,他正在装模作样的打模补缺的位置。
“这碗还用得着补?”商妍皱了皱眉头,“李贞,重新给他换一只!”
林思成目瞪口呆。
正暗呼倒霉,商妍眯着眼睛,拿过角落里的草纸,仔仔细细的看。
李贞经验有限,只知道林思成画的是汉瓦壶,但商妍仅凭这几张图就能看出来:
图上的这三只壶,是基于现有残瓦依据其造形、弧度、饰纹,而重新设计的构图。
说直白点,是用真正的汉瓦拼,而非陡有汉瓦外观特色的现代工艺品的那种汉瓦壶。
严格来说,这壶已经属于古董的范畴。
而这只是其次,关键是壶的整体造型:乍一看,线条弯中夹直,纹饰兽中掺花,花中又掺字,且真中有篆,篆中有隶,大小不一。
就像叫花子身上的百家衣,左四个补丁右五个疤,给人一种破烂、杂凑,缝缝补补的怪异感。
但仔细再看,却又感觉疏密有间、错落有致、揖让相谐?
心中浮出一丝熟悉感,商妍眼睛一亮:板桥体?
这种风格不敢说后无古人,但能把书法体的意境、美韵,展现在一把瓷壶上,堪称闻所未闻。
她又抬起头,打量了一下林思成,看到他白大褂口袋里的铅笔和圆规。
这是个人才啊?
“你设计的?”
林思成断口否认:“跟我爷爷学的!”
商妍半信半疑:“是吗?”
林教授没退体前是陶瓷研究组的组长,一起共事七八年,什么风格,她能认不出来?
但商妍并没有点破,只是笑了笑,放下了草图。
等她转过身,林思成呼了口气,把草纸装进口袋里。
肖玉珠盯着他,眼珠子嘟碌碌的转:“你还会设计瓷壶!”
“没听我说吗,正在学?”
“但我怎么觉得,商教授好像很震惊的样子?”
“当然很震惊:就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壶!”
这倒是。
反正肖玉珠就觉得,林思成画的那壶不但丑,还笨。
她看了看表:“还有一节课,记得叫李师姐!”
林思成点点头:“好!”
正好他准备让李贞帮忙,问一问学校的老师有没有出租的空房子。
还有几分钟下课,班导踩着点进了教室,说周五院里临时开设铜器修复公开课,计入学时,全班必须参加。
等班导走了后,林思成跟在后面,跑出教室。
太热了,买个雪糕吃。
他刚走,何婉转过身来,脸上笑眯眯:“你是不是想倒追他?”
肖玉珠有些懵:“啥?”
“林思成啊?有他爷爷打招呼,你想考谁的研究生,不过一句话的事。然后留校,任教,后半辈子不就稳了?啧,没看出来啊阿珠,你还挺有心机的?”
“呵呵!”肖玉珠笑了一声,拿起林思成的可乐,轻轻的晃了晃,“我没听清,来,你凑近点说!”
“凤凰女!”
“嗤~”
十分钟后,林思成叨着冰糕进了教室:“我可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