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清冷世子被我扇爽,我改嫁摄政王 > 第一卷 第6章 相亲成功,但认错人了

第一卷 第6章 相亲成功,但认错人了(1/2)

目录

大乾的俗礼,女子相看议亲,男方若看得中,女方也衬心,女方可赠香帕以作提亲之凭证。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三关已通过?

哪三关?

她竟不知。

谢兰台思绪翻转,顿悟,心头狠狠一震,暗叹此人好深的谋划:

第一关,他遣小乞丐来送口信,既想告诉她,寺门口小乞丐围追他,是她的第一道考验,他已知悉;更是借他失约一事考验她是否会生气。

考的是她的容人之量。

第二关,路遇病妇,应是他顺势而为,是在考验她,是否心存善念——否则那老婆婆怎会独自来求药?而女儿竟会后到?

第三关,寺门遇卖花女,是在考验她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厉害。

三关设得不声不响,她完全不设防备,竟就被他于暗中窥探到了真性情。

那韩郎君虽只是一小小商贩,却能在短短时间内,设计出这样的考验,哪怕是随机事件,也可证明其心智实在非比寻常。

蓦地,她竟有点发怵。

怕自己难以应付。

精于算计的人,心多是深不可测的。

但转眼一想,但凡祖母能看上的,岂是寻常之辈?

若夫君太过平庸,也是一件无趣事。

想到前世,陆霄和她,就从没有暗中较劲的乐趣。那时的她,只能乖乖臣服。

可今日,她和这个韩郎君,初次交锋就激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夫妻斗智,也是一桩极妙的闺房之乐吧!

心思几番转动,她将唇角咬了又咬,最后还是将香帕折成一个小方格,放入早就准备好的帕匣,传了出去:

“将匣子送去给韩景渊韩郎君。”

车夫应声而去。

谢兰台翘起莲花指,悄悄掀起窗帘观察。

不远处,车夫将帕匣奉上,二人简单交谈了几句,以避免送错人。

即便对着车夫,韩景渊也恭敬回了礼。

是个有教养的。

想不到,她的姻缘竟就这样定下了。

放下帘子,谢兰台怔忡了一会儿,没见那位郎君捧着那匣子,往寺中走去,四处张望,继而看到自家郎君正在和方丈说话。

他喜滋滋走上前:“郎君。这是五姑娘着人送过来的。”

韩景渊双手合什,和方丈告辞,走向他,接过匣子,打开,就有一阵淡淡幽幽的暗香飘出来。

帕上绣着一个“兰”字。

“送帕子是什么意思?”

他一脸茫然,看着有点蠢萌。

韩景渊唇角微勾:“大乾风俗,授香帕,缔鸳盟,订婚约,而自成姻缘……学着点,以后你也用得着……”

说罢,他盖上匣盖,大步流星地往外而去。

某人则凌乱在风里:什么呀,少帅的婚事,就这样草草成了吗?

“阿风,发什么呆?回了!”

那边,传来韩景渊的叫唤。

阿风惊愕,飞奔过去,看到郎君已坐上自己的爱马,策马而去,他连忙跟上去,不可思议地大叫道:

“郎君,您真打算娶她吗?就一个小家碧玉,回头带去京城,定要被那些爱慕您的贵女欺负死的!”

韩景渊勒了勒马缰,目色深深:“她若有本事,自能全身而退。她若没本事,至少能给我挡一阵桃花。她身份卑微,与我很合适……”

阿风:“……”

堂堂定北军少帅,未来的定北王,娶个小庶女,既避免了强强联手,功高盖主,也能规避掉做了驸马,被迫交权的窘境。

好是好。

可天下家世卑下的女子,多如牛毛,为何是谢家这位姑娘?

快马加鞭,韩景渊回到布铺。

前脚才进门,后脚韩老夫人就迎了出来:

“怎么样?相得中吗?我说的是,人家姑娘有没有相中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