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2/2)
李君轻轻吐了口气,试着分段,加上了标点符号。
然后自己又读了一遍,感觉比刚才程处弼读的感觉要好上多少倍。
再把程处弼叫过来,教给他使用方法。
马周在旁边凑着脑袋,静心聆听。
瞳孔,慢慢扩张。
呼吸,渐渐急促。
心跳,咚咚作响。
这法子·······
我嘞个去!
大哥这也太神了!
卧槽!
他现在脑子里一片通明,忍不住都想抱着李君亲上两口。
如果这个法子能够推广,说真的,读书这件事的难度,直接会降低不知道多少个台阶。
恐怖!
太恐怖了!
这件事就是孩子们的福音。
而且,背诵起来,难度也不知道降低了多少。
有了停顿。
有了记忆。
起码这样自己背的时候,再不会出现都不知道自己背到什么位置了这种情况。
说真的,现在就算马周读一本不熟的书籍,一口气读下来,都不知道自己换气的地方点。
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每次停顿的地点,都是看这一口气能憋多长。
完全做不到像这种,有计划的停顿,有规律的停顿!
“去吧。”
“再去读一遍。”
李君拍了下程处弼的后背。
程处弼捧着书籍,前走两步,再次读了起来。
这一次,他读的很顺畅。
每次停顿的地方,似乎都恰到好处。
旁边,虞世南,盖文达这些夫子也都发现了不对。
轻松!
他们感觉到了轻松!
不仅仅是自己听起来都轻松了很多,就是程处弼读起来,也都不知道轻松了多少。
“这······”
等到程处弼读完,虞世南赶紧走过去,拿起来这本书,望着上面标注的一个个奇怪的符号,满头雾水。
“李先生,这些······是什么?”
他急忙问道。
“刚才处弼读书读的·······怎么这么通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盖文达,还有其他的夫子,都纷纷围了上来。
他们觉得自己发现了了不得的法子。
李君笑笑,解释起来。
标点符号的原理无比简单,并不难理解。
当李君说了下后,众人恍然,凝视着李君,难以置信。
这法子,好简单啊。
但是效果却如此的出群!
可是········可是·······这么多年了,从汉朝出现书籍,为何·······就没有人发现呐?
他们沉默。
就是自己读了这一辈子的书,也从未怀疑过这方面,更没有想过要这么改进。
自己真的只是读了死书!
李先生他·········
这·······便是智慧么?
这群夫子久久不言。
如果智慧有形状,肯定就是李先生这样的!
············.
程处弼自己都懵了。
他怀疑自己刚才读的这篇文章,真的是自己读的么?
那么流畅。
那么平滑。
那么清晰。
中间一点磕磕绊绊都没有。
相比之前,自己读起来真的太舒服了,甚至于现在读过去一遍,脑海中还都有不浅的印象。
自己还都能记得其中的一两个句子。
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之前,自己读书每次读一遍,都感觉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快要脑淤血了。
程处弼站在那里,嘴叉子笑的合不拢嘴。
“这标点符号,不论是哪个书籍都能适用。”
“虞先生,你们帮着孩子们划一划吧,我相信,这样会让孩子们轻松很多。”
“小孩子嘛,该打,但是也不能次次就打。一直打就皮了。”
“这样更不好管教。”
李君笑着说道。
“是,我知道了。”
“李先生说得对!”
“李先生,我代表,我代表弘文馆全体学子谢谢你。”
“这一次,这群臭小子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幸亏遇见了您,不然·······他们还被我们逼着吃竹板炒肉呐。”
虞世南深吸口气,他无比诚挚的望着李君,真的是心中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盖文达他们也都是注视着李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别看李君只是在书上加了几个标点。
但是,这是划时代的创举。
这·······这不知道得有多少孩子受到如此施惠便利。
估计等到这些孩子长大,最先感谢的不是先生们,而是·······而是李君这位拯救他们于水火的存在。
“快,你们多谢李先生!”
“这个标点符号,真的是让你们占了大便宜啊。”
虞世南朝这群孩子说道。
“呼啦啦·······”
孩子们全都站了起来。
“多谢李先生教给我们读书。”
“多谢李先生帮助我们背书。”
“李先生,谢谢你!”
“········”
这群孩子异口不同声的纷纷喊道。
声音震天。
直冲云霄。
李君忍不住嘴角翘起。
舒服!
这就是为人师表的满足感么?
啧啧·········
开心。
“李先生,你先陪他们玩,我这就组织夫子们研讨下。”
“让他们赶紧把标点符号点到每一本书上,争取让孩子们用上方便简单的书籍。”
虞世南迫不及待的拿着书籍下去安排了。
不得不说,孔颖达虞世南这些人,办事效率真的是高。
一点不拖沓。
利索无比。
李君就喜欢这样的人。
“好了好了,咱们坐。”
李君看了眼天色,现在是下午,太阳还很高,约摸着也就四点左右。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讲个什么好呐。”
“嗯······就讲个西游记吧。”
李君想了下,挑选了个老少皆宜的故事。
西游记。
这玩意,可是瑰宝,百姓已经印证过了,得到了时间的检验。
经久不衰,自然有它的魅力。
而且时间点,和大唐这个时代刚刚符合。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轮········”李君笑着悠悠道来。
···········
皇城。
孔颖达提着袍子就冲进去了。
无人阻拦。
没办法,孔颖达的身份之超然,某种意义上,比宰相还要厉害。
这几乎就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
可以直接上奏,可以直接和李世民对话。
如果有需要,也可上朝,位置,都要站在长孙无忌他们前面。
甘露殿。
李世民也正和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商讨着科举的事情。
从弘文馆前回来后,李世民心中的决定早就已经无比坚决了。
看看那些学子!
高亢。
激昂。
坚守。
等待。
孤独。
寂寞。
他们一直不曾忘记自己的身份。
他们一直都想着要为这个天下做些事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一直都在等着啊。
君儿说的对啊。
大唐······大唐有这样的学子,自己何惧于世族?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他们脸色都有些凝重。
科举,要开了。
其实之前他们真的有些犹豫,但这次见到了弘文馆前石碑下的那些读书人,他们,突然也不怕了。
有这么多读书人在背后,他们怕什么?
天下,不是世族的。
“陛下,孔先生求见!”
忽然,李君羡躬身传信,声音清亮。
“孔先生来了?”李世民下意识站了起来。
不说别的,孔颖达就是和李渊一辈的,他应该尊敬,别说孔颖达了,就算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年长的老者,他也是要尊敬。
更别说,这是孔颖达。
“快快请进来!”
李世民急忙说道。
他也快步朝前迎接。
孔颖达进来了。
李世民急忙搀扶胳膊,邀请落座。
“孔先生,不知道今日,怎么来皇城了?”李世民笑着问道。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也都起身。
“我来这里,有件事,想要给你说。”
孔颖达望着李世民,声音沉重,一字一顿:“我想问你,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他说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