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真不知道谁才能配得上乖孙(2/2)
这条路,平日很清静。
不然,弘文馆也不会建造在这里。
读书,是需要安静的地方的。
但是,估计今日过后,这条路,将会无比繁盛。
如果科举开了,孔颖达可以遇见,此路,更是·······热闹、
到时候,天下学子汇聚长安,这石碑,真的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碑了。
············
那时候,石碑的棱角会被万千读书人5磨平。
因为每个人都想摸一下。
这是肯定的。
这石碑,将是他们心中的圣物,估计来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石碑。
“冲远啊,这次你总算是做了件不错的事情。”
“嘿嘿嘿·······给我的乖孙之言立碑,不错不错。”
李渊很是满意。
今天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可以说是无比的欣慰。
孔颖达这老小子会办事啊。
“这是······这是李先生该有的。”
“这件事,我和文达他们不过说了一下,他们就同意了。”
“这四句话,乃是千古名言,陛下,这次是我听见了,若是其他书院听到了,这块石碑,定然就会立到别人家的门口去了。”
“李先生为了读书人殚精竭虑,其实说来,还是我们占了便宜。”
孔颖达轻松道。
他在李渊还是称呼为陛下,这是李世民的规定,便是李世民见到李渊,还是以儿臣自居。
若是李渊和李世民一起的场合,陛下之称呼,还是说的李渊。
这是李世民立下的规矩。
“那是当然。”
李渊昂首阔步。
长孙皇后在旁,听着两人交谈,眼眸微翘,脸上带着喜意,目光,朝着道路深处望去。
前面就是弘文馆了。
现在还有大批的读书人没有离去呐。
他们正在排队摸过石碑,正在排队膜拜。
“这就是君儿为大唐带来的新气象啊。”
“好,好,好!”
长孙皇后连道三声“好”。
她心里真的是无比骄傲。
骄傲啊。
看看这些读书人,他们膜拜的正是君儿说的话。
还有今日君儿在石碑前的那番讲话,已经颇有宗师之气。
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啊。
长孙皇后就算来之前,已经有人给她说过石碑前的圣景,也已经给她说过这石碑的宏伟。
可是此刻亲眼一见,还是被恢弘的气势给镇住了。
三人走到了石碑前。
虽然此刻天已经黑了。
但是,石碑上的那些大字,还是能隐约看见。
月光如水,照耀的人间亮堂。
“啧啧啧········”
“我乖孙如此优秀,真不知道谁才能配得上乖孙。”
“无垢啊,乖孙年纪也不小了,你这个当娘的,得好好看这点,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家。”
李渊望着龙飞凤舞的大字,站在石碑前,沉默了片刻,突然笑道。
“父皇!”
长孙皇后听到李渊的吩咐,赶紧应下:“我知道,这些天我一直在物色呐。”
“现在长安中,差不都的好姑娘,不多也不少,像房家的,魏家的,卫国公家的,都不错。”
“那不,就是李勣家的姑娘也回来了,以后久居长安,这都是上上之选。”
“我会安排人让他们接触下。”
长孙皇后回答。
李渊点点头。
他沉思。
“房家的这几个姑娘,不错,不过李家的这个姑娘我还真没见过,行了,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明天去李家走一趟。先帮着我乖孙把把关,若是可以,也让乖孙努力一把。”
李勣,大唐著名战将之一,位列国公,奉命镇守北疆,统领关内道。
李勣一直不在长安居住。
只是最近李世民有意调他回长安,所以家眷就暂时先回来了。
长孙皇后颔首:“全凭父皇做主。”
长孙皇后着实有些无奈。
在李君身上,李渊展现出了远超以往的“专治”!
就是她想要见一下李君,都必须给李渊报备一声。
“呵呵呵·······好好好。”李渊点头。
旁边,孔颖达揉了揉鼻子:“那个········陛下,其实,老夫也有个孙女,正好和李先生年岁差不都,其实,也可以介绍认识一下。”
孔颖达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他虽说是儒林巨擘,但是,这孙女是他最喜爱的后辈。
现在碰见了李君这样的好苗子,他不心动真的是假的。
如果李渊和长孙皇后不提这件事,孔颖达说实话,他自己都会让孙女和李君见一年。
但是现在一听,卧槽,都要排队了。
不先赶紧报个名估计是不行了。
先占个坑!
李渊看了眼自己的好友,乐得嘴巴都快要歪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孔颖达竟然有一天会这样求自己。
“好好好!”
“不过冲远啊,你也知道,我那乖孙天下无双,你那孙女能不能入我乖孙的眼,就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了。”
李渊揉着下巴,嘿嘿说道。
“放心吧,这是年轻人的选择,让他们自己把我吧。”孔颖达呼了口气。
......... .......
他能做的就是引两人见下,至于结果么·······
真的要看缘分了。
李君这等少年,说实话,说不准还真看不上自己那个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孙女。
不行,自己得去提醒她一下,让她少点傲然。
“对了,君儿,去那里了?还在弘文馆么?”
长孙皇后朝后看了眼,弘文馆的大门紧闭。
“娘娘,殿下已经走了。”
李君羡恭敬道。
“奥?走了?去哪了?”长孙皇后再问道、
“去······平康坊了。”李君羡回答。
长孙皇后眼眸一凝。
她看向了李渊。
她可是知道李渊之前带着李君去平康坊的事情。
“那个,冲远,等会你没事吧,要不咱们喝一杯?”
李渊拉着孔颖达直接开溜。
奶奶的。
这小子·······
也是,少年人嘛,嘿嘿,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孔颖达哈哈大笑。
长孙皇后轻呼口气。
“这个臭小子,真的是·······不安生。”
“哎·······”
她看着李渊和孔颖达猫进了弘文馆。
“走吧,回宫!”
············
摘星阁。
不巧,李君他们三个到这里的时候,伶人又全都有住了。
程处默想要换一家,不过被李君拦下了。
有空余的阁间,能喝酒就是了。
程处默欣然答应。
菜,都是好菜,淮阳那边的大厨做的,无比精致。
酒,也是好酒,整个长安都找不出来比这种酒更醇香的了。
虽说李君总觉得这酒还差点味道。
推杯换盏,三人喝的尽兴。
酒再倒满。
马周端起了酒杯。
他脸上还有激动。
“家主,程兄,我敬你们一杯!”
“今日,是我马周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能碰见家主和程兄,着实是我马周的运气!”
马周兴奋。
端着酒杯的手都有些哆嗦。
“给你说了,不用叫家主,你我,兄弟相称便是。”
“家主,太见外了。”
李君摇摇头。
当他要收下马周,马周说什么也不同意再叫李君为李兄。
他很明白,自己今后将会追随李君。
就如同张辽碰见了曹操。
家主之名,名副其实。
自己将是李君的家将!
“家主······”马周想要解释。
李君伸出手指:“就叫大哥吧。”
“家主家主的叫着,这酒,还能喝么?”
“这·······好,大哥!”马周也没有再犟。
“叫我二哥。”程处默二话不说,直接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三弟,来,和我一起为大哥敬酒!”程处默笑着望向李君。
李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扫过两人,哈哈一笑,点点头:“来,喝酒!”
算是默认。
二哥,三弟!
让他想起了刘关张。
当然,自己绝对不是刘备。
“大哥,喝!”
“呼·······大哥,今日过后,你的名字将会传向整个大唐。”
“说实话,我真的从未见过,有人想你这般,如此年纪就名动长安,成为万千读书人心中的魁首!”
“羡慕啊。”
“想我程处默,也算是名门之后,可是和大哥相比,不足一提!”
“至今未立半寸战功,哎·······”
程处默深吸口气,苦笑道。
说实话,他是真的被惊着了。
中午的时候,当他见到那块石碑时,心都是颤的。
“谁说不是啊,大哥,我从未想过,我能有一日和你一同饮酒!”马周也感慨。
李君吐了口气,笑了笑,没有多在这件事谈论。
而是话锋一转,看向了程处默:“处默,你,真的想要立战功?”
“想!”
“怎么不想啊大哥,做梦都想。”
“可是·······没有啊。”
程处默叹息,脸上有些失落。
他一直在等机会,可是,这机会,从未让自己碰见过。
“想要立战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