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贾琮献策(2/2)
牛继宗道:「我觉得宁国公这个办法挺好的,真要是免费送粮,那粮食根本就到不了灾民手里。」
胡庸看了牛继宗一眼,转头对贾琮道:「依照宁国公的意思,那些真正的灾民就不管了?」
贾琮道:「赈灾本就是朝廷的事情,朝廷总不能一毛不拔吧,朝廷可以出面雇用当地的灾民,设置粥棚舍粥,也可以雇用一些青壮,修桥、铺路、挖水渠,进行灾后的基础建设,朝廷只需要管他们饭就行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同时让前去卖粮的人,拿出一成的粮食,设置粥棚舍粥,救济那些老弱病残。若是大量的粮食进入陕西,用不了一年时间,粮价就会被压下去,等到平定了叛匪,到时候灾情自然也就缓和了。」
隆庆帝暗
暗的点了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贾琮这小子脑袋瓜子就是灵活,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还真是个人才。
户部尚书宋岩上前道:「陛下,宁国公这个法子确实可行,值得一试,起码能为朝廷省下一些钱粮,若是操作得当,或许真的能解了眼前之局。」
隆庆帝道:「朕也觉得可以一试,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片附和之声,在大殿内响起。
隆庆帝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将此事通传天下,号召天下富商,响应此次赈灾。通令京城商家、勋贵、官员,有能力者,作为第一批赈灾者,运粮入陕西。
宁国公,此事是你的主意,你是不是应该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榜样,也为赈灾出一份力呢?」
众大臣闻言,全都看向了贾琮。
一些头脑灵活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想着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贾琮拱手道:「既然陛下给了臣这个赚钱的机会,臣自然会牢牢抓住的,臣会准备二十万石粮食,随大军之后,运往陕西。臣的商会也有很多合作伙伴,臣也会通知他们,让他们运粮去陕西。」
隆庆帝闻言,顿时大喜。
这次有贾琮出马,陕西无忧矣。
看他连战后赈灾都想到了,应该是有必胜的把握。
想到这里,隆庆帝大喊道:「传旨,任命禁军统领宁国公贾琮,为陕西战区统帅,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率领先锋营、振武营、扬威营、神机营、禁军等十万人马,全权负责剿灭陕西叛匪,以及运粮入陕西事宜。
体仁阁大学士李荣,为钦差大臣,负责大军粮草供应,以及战后赈灾、重建工作,代朝廷安抚受灾百姓。户部、兵部,准备好军队所需物资,不要耽误了大军行程。」
「臣,遵旨。」
贾琮、李荣、李广路、宋岩齐齐上前领旨。
隆庆帝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戴权高声喝道:「退朝······」
······
贾琮出了大殿门口,就看到林如海等在一边。
连忙上前几步,行礼问安:「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林如海摆了摆手道:「不用多礼,这次你带兵平叛,一定要多加小心,战场上兵凶战危,当以稳妥为主,宁可不要功劳,也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玉儿还在家里等着你呢,不要让大家为你担心。还有玉儿跟着你都变野了,不准带她去战场。」
贾琮笑道:「岳父大人放心吧,我一定会小心谨慎的,有十万大军护持,我不会有事的,我也不会带林妹妹去战场的。对了,府里也弄些粮食,找个管事带着,跟着我府里的队伍一起去陕西吧。」
林如海皱了皱眉头道:「家里还不缺这点钱,这钱赚得有些心亏。」
贾琮道:「岳父大人,这话可就说错了,我们不是去赚钱的,而是响应陛下的号召去赈灾的,只有我们运进去的粮食多了,粮价才会降下去,老百姓才能吃上便宜粮,我们这是善举。」
「哈哈哈哈,琮兄弟说的没错,这的确是善举,本王也准备一只粮队,跟随琮兄弟的粮队一起,到时候还要麻烦琮兄弟照应一二。」
北静王水溶,一脸笑意的来到了二人跟前。
贾琮拱了拱手道:「原来是王爷驾到,此乃小事,王爷放心就是。」
林如海摇头苦笑,冲着水溶拱了拱手,有对贾琮道:「行吧就听你的,我会让管家去找你的。」
说完不在停留,转身离去
了。
牛继宗也凑了过来,笑眯眯的道:「宁国公,我牛家也准备个粮队,到时候搭你的顺风车没有问题吧?」
贾琮笑道:「牛叔说笑了,此乃小事,等你们把粮食准备好了,跟我的粮队联系就行,给你们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一个月后粮队起行。」
牛继宗道:「这么好的事情,估计会有好多人参与,你小子可是给大家找了个赚钱的好路子,可以让大家光明正大得赚点钱花了。对了,对这次平叛,你可有把握?」
贾琮道:「绝对赢的把握自然没有,但是,他们要想战胜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我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给我一定的时间,一定能让陕西安定下来。」
听贾琮如此说,两人算是彻底的放心下来,不用担心粮食打水漂了。
对于贾琮的战力,两个人还是很有信心的,那些叛匪就算再强,还能强过蛮族的精锐不成。
水溶笑道:「为兄就预祝琮兄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再创辉煌战绩。」
贾琮抱拳道:「那就多谢王爷吉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