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一八八章 得复自由(求票票)

第三一八八章 得复自由(求票票)(1/2)

目录

一晃便是一二十年过去。

当年的少羽在项燕身前受教,还是一个小孩子,一个天生神力多聪慧的小孩子,力量极大。

少年之力,就足以盖过许多成年人!

少羽的天资很好,尤其是在兵道谋略上,更是一点就通,一点就明悟纵深。

如若项燕有足够的时间,少羽现在会更好。

如若楚国现在还在,那么,少羽现在征战沙场,绝对已经名扬诸国了,绝堪名将。

只要楚国庙朝不拖后腿,那么,少羽率兵绝对可以迸出极强之力。

然!

许多事情都只是所想,都只是闲暇之时的畅想,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楚国沦亡了。

项燕去了。

他们这些年一直待在箕子朝鲜。

如今,在秦军的攻打下,更是离开了箕子朝鲜,前来辰国部族这处蛮荒之地。

良机!

机会!

契机!

……

似是在数年前,十年前就在说的事情,以少羽的年岁,也算是听着那件事长大的。

良机!

自己在等待,少羽也在等待,许多人都在等待。

没有良机,欲要动手,则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有了良机,那么,那块石头或许就不是石头了。

就有机会了。

箕子朝鲜的时候,以待良机,归于诸夏,反攻秦国,复归诸国初始的模样。

如今。

不得已离开了箕子朝鲜。

少羽!

少羽心中肯定是不好受的。

之前得知叶腾和秦国要攻打箕子朝鲜,少羽是主战的,希望统合箕子朝鲜之力,同秦军交手。

那是少羽的心愿!

也是他的冲动。

……

终究,还是来到了这里。

少羽前段时间更是离开了箕子朝鲜,也算是散散心,而今……诸人在这里商榷要前往岛夷之地。

于诸人而观,于项氏一族而言,是有好处的。

事情是那个事情。

道理也是那般道理。

少羽心中不悦。

少羽心中不愿为之。

……

自然也能看出来。

若非没有好的机会,谁又愿意真的前往箕子朝鲜或者岛夷之地?诸夏才是诸人的归宿。

诸夏才是好地方。

也是他们真正应该踏足和停留的地方。

少羽心情不太好,其实……有些选择,许多人都不愿意的,就是那些不战而逃的楚国诸人,他们也非远离逃走。

在楚国原有之地待得好好的,谁又愿意离开?

谁又愿意待在箕子朝鲜?

谁又愿意在辰国部族的蛮荒之地行走?苟安?

……

「范先生,叔父,你们无需担心我,我并无大碍。」

「只是……。」

「岛夷之事,我会做好的!」

「……」

看向叔父,看向范先生,看向身边诸人,年轻人拱手一礼,自己非不明世事之人。

这些年都走过来了。

何况眼下的事情。

只不过,心中深处,真的不想要再这样下去了,秦国秦军并无可怕之处,那些人太胆小了。

项氏一族是支持自己的。

然!

一族之力太弱,不足以抗衡。

那些人……不足与谋!

「羽儿,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准备,以应对良机!」

「……」

再次抬手拍了一下侄儿的肩头,项梁沉沉语落。

自己是看着羽儿亲自长大的,他的性情如何,自己知道的,他心中所想如何,自己也能大致猜出来。

正因为猜出来,才不好劝说。

自己其实也不愿意这样一直等待,奈何一直没有良机,自己无法,唯有尽可能撑持下去。

「叔父,我知道的!」

年轻人点点头。

「羽儿,接下来我等还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岛夷之地的事情,吩咐下去也能做。」

「你若是心中不太爽快,可以前往诸夏走一走,去找一找英布他们,说说话,吃吃酒。」

「或者,前往濮阳之地。」

「天明少侠,现在应该回到濮阳了吧?你也可以在中原之地走一走,也看一看山东诸郡的情形。」

「……」

这个侄儿是项氏一族的希望,这些年来……侄儿的表现一直没得说,一直很好。

也有了不少克制,比起当年的冲动,好了很多。

侄儿。

既然现在心情不太好,那就……去散散心?

项氏一族眼下的诸般事,人手还是足够的,岛夷之事,如羽儿刚才所言,真要行之,还要等嬴政江南巡视结束才可以。

是以。

时间还是充足的。

「叔父,那些事不着急,还是先将辰国这里的事情处理一下吧。」

「诸夏,我也的确想要去瞧瞧。」

「……」

年轻人笑道。

叔父无需太担心自己,如若连心中的杂乱事都无法平定,自己也太有负大父的教导了。

叔父让自己去散散心?

不消叔父说,过一段时间,自己都准备去走一走,去看一看,诸郡之地,都看一看。

濮阳之地。

算着时间,天明现在应该还没有归于濮阳,离开陆丰之前,天明所言不会直接回到濮阳。

而是准备好好的在诸夏走一走,十年来基本上一直都待在陆丰,想要看一看江南的变化。

看一看中原的变化。

最后再归于濮阳。

怕是需要数月之功。

天明,摆脱了十年束缚,得到了自由之身,自己……,自己身上还有一些枷锁。

不知何时才能够真正打破。

才能够和天明一样。

接下来将辰国之事料理好,若可……就前往濮阳一趟,天明所做的饺子很好吃。

真的很好吃。

陆丰之时,自己曾敞开了胃口吃,一顿吃了两百多个饺子,如若动用脏腑运转之力,怕是还能够吃更多。

的确好吃。

现在都有些回味!

「庐陵!」

「这个地方我在陆丰的时候,就有听过,就有耳闻,这里的米粉很好吃,这里的米酒很好喝!」

「江南诸郡,每一个郡县都有米酒之物,然则……庐陵米酒的名气比较大,有独到之处!」

「今儿定要好好的品饮一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