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京师戒严(1/2)
“好,好,好。”
范文程突然起身,混身兴奋,打破了屋中的安静。
三十几岁的范文程,十八岁的时候,就考虑了秀才,获得了大周的优待。
对于自己投身蛮族,他不认为自己是背叛了大周。
自己又没有做过大周的官,谈什么背叛呢。
直到金江镇出了檄文,指责范文程这等人,背叛了国家,背叛了百姓。
汉奸从不认为自己是汉奸,一定会寻找诸多的借口来为自己辩解。
为了正名自己,他全副身心的投靠蛮族,希望蛮族打败金江镇,至于蛮族屠戮百姓,他眼里如何会有百姓呢。
眼里有百姓之人,就不会当汉奸。
“我就知道,海州城必定会成为大周辽西军,和金江军暴发冲突的地方。”
案台上,正是关于打探的海州之情报。
辽阳城已经不能称为蛮族的都城了,大部分人口都迁移走了,因为负责情报,所以范文程留在了沈阳。
中间有金江军相隔,蛮族探子无法抵达海州,但是可以从辽西获得情报。
他知道大周国内有乱民,却不以为意。
乱民虽然会牵扯大周的实力,不过从古至今,从未有乱民成事的道理。
不光是范文程如此认为,哪怕是国内的官员同样如此认为。
不只是大周的官员这么认为,原来时空的大明官员也是这么认为的。
大明陕西的民乱,不是从崇祯开始,而是从万历末期就已经显现,很多官员的奏疏都有描述。
几十年间的民乱,本地的官员都成了习惯。
乃至崇祯朝前期,不赈灾反而加征,乃至说出让百姓再苦一年,就是因为出自这个背景。
因为崇祯登基前,陕西就一直有民乱,一直还在为官府提供税赋,他甚至自认为自己还是好心,说让百姓再坚持一年。
他前面的几个皇帝可没说这种话,可见他是人傻。
可惜一年又一年,一年再一年。
范文程的动静,惊动了另外案几后的宁完我等人,好奇的问过来,范文程笑着指了指案台上的密报。
“大周必和金江镇决裂。”
在范文程的坚定下,皇台吉又派了使者,去联络科尔沁。
告诉巴图鲁汗,失去了大周国内,获得源源不断物资的金江镇,将不可惧。
同时。
主动又派人去联络忠顺王。
如果金江军敢对忠顺王动手,蛮族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必定出军帮助忠顺王。
忠顺王本来就有这份心思,不过是担心人言,既然蛮族送上门来,他就不再拒绝对方的好意。
按照他的想法,朝廷这回看清楚金江镇的真实面目,必定会听从自己的意见。
~~~~~~
“辽西军和金江军翻脸了?”
有心人士的推波下,此消息在草原上,散布的极快。
离辽西很远的乌济吉特部。
粆花也收到了这个情报。
“金江军实力强悍,能打败蛮族,等他全占辽东,解决蛮族后,会是更加难缠的对手。”
帐篷中,头人们挤在一起。
帐篷外,传进来小孩子们的玩闹声,被侍卫们驱赶到了旁处去玩,孩童们的声音渐行渐远。
直到再也听不见顽童们的笑声,粆花才收起脸上的笑容,重新严厉起来。
前番。
因为对待大周不同的态度,粆花和翁吉喇特部,自己的侄子煖兔,闹得有些不愉快。
不久,蛮族听从他的要求,终于放回了宰赛。
被俘虏多年的宰赛,威信已经不足,但是在他的支持下,重新恢复了地位,也让煖兔不再代管两部。
“所以,我们应该联合蛮族,共同对抗金江镇。”
听完粆花的要求,部落的头人们,并没有感到意外。
粆花首领,向来是谁弱就帮谁。
当初大周势大,主动帮助蛮族,后来蛮族势大,则不再支持蛮族,现在又要支持蛮族。
换成其他部落的头人可能不习惯,但是这里在场的人,都是粆花的老伙伴,或者粆花看着长大的。
没有人会反对他。
先是大周朝廷和金江镇闹出事端,不久就变成了大周朝廷将要出击金江镇。
范文程的努力下。
认为和大周朝廷决裂,互相攻伐的金江镇,不再有去年那十万精兵战败蛮族的威势。
科尔沁同意了和蛮族盟誓,共同对抗金江镇。
包括喀尔喀的一些部落,在粆花的的鼓动下,也开始接触蛮族,准备开始盟誓。
金江镇有海州,鞍山,辽阳和草原接壤,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
争锋相对。
贾鉴再一次出使蒙古各部,要消除这些谣言,同时拉拢其余的蒙古部落。
草原上。
数百名金江军的骑兵,拱卫贾鉴在草原上的安危。
最大的防备对象,就是蛮族的骑兵。
蛮族原来的马很多,但是战马不同一般的马,需要精心照顾,需要更多的精料。
当初老奴还活着的时候,就常常呵斥蒙古部落的首领们。
因为物资困顿,蒙古骑手的马,都不是合格的战马。
老奴先一年严令这些草原部落的首领,务必养好战马,不得竭用,结果见到的场景不如他意,因此大怒斥责。
现在蛮族同样困顿,供养不起大量的战马。
所以几百金江军骑兵,已经是一支不弱的军力,足以打消很多人的不怀好意。
贾鉴顺利的见到煖兔。
煖兔打量了金江军骑兵的装备和战马,心中不敢不重视。
“金江镇始终是朝廷的金江镇,哪怕有小人作怪,但是金江镇绝对不会造反。”
虽然金江军军威强盛,煖兔心中还是偏向大周。
听闻贾鉴的解释,对眼前的人,之前打过交道,有一定的信任。
“只要大周不和金江镇开战,我部一定不动,同时也不会让翁吉喇特部,插手金江镇和蛮族之间的大战。”
煖兔已经想要学习右翼蒙古,接受大周的册封和封赏,保持互市与和平。
至于金江镇,在他看来代替不了大周。
所以更加支持大周,如果大周要求,他会帮助大周出兵。
大周有这份威信。
当年未失去辽东时,和蛮族的大战,很多蒙古部落,都响应大周的号召出军。
包括宰赛和蛮军作战,也是受大周的请求。
除了粆花。
蒙古部落基本都不愿意为蛮族作战,乃至宰赛,虽然靠着叔爷的支持重新掌握了部落。
但是对于蛮族的恨意却消除不了。
贾鉴一路拜访蒙古部落,见到了宰赛。
本还是中年的宰赛,神色犹如一名老人,不等贾鉴开口,主动告知对方。
“因为我叔爷的原因,我无法出兵蛮族,但是我支持你们,同时会让喀尔喀部的台吉们,不会协助蛮族。”
“辛苦大首领了。”
贾鉴感叹道。
大首领。
好久没有听到这个称谓。
原来喀尔喀五部的共主,宰赛不想谈此事。
草原上是无形的战场。
金江军和蛮族,双方虽然大军未动,其实战争已经开始了。
而朝廷上也是如此。
在忠顺王的鼓噪下,举报金江军谋反,京师虽然不明情况,却不敢疏忽,下令戒严。
北京城已经静街,开春的夜色下,特别的阴森和凄凉。
各坊之间都有兵丁,杜绝有行人。
正街上的商户林立,门外都挂着灯笼,灯光昏暗,在屋檐下晃动。
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牌子上,贴着木板印刷的戒严告示。
大周立国之初,夜间是不让行人走动的。
后来官员宴请多了,皇帝下令商户都要在门头挂上灯笼,以便官员们归家。
商户们的不满不提,倒是方便了更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