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又见林黛玉(1/2)
林如海回到家中后,就开始向国内的朋友写信,发动他的关系网,打探相关的人才,一连几日都在此事上费心。
离开了书房,到了妾室的房中,没有看到姑娘。
“黛玉呢?”
“我派丫头去问了,姑娘正在看书呢。”
林如海听到答桉,心里复杂。
自家的姑娘,论容貌和才学,委实非常人可比,让他欣慰。
女子无才便是德。
受这股风气的影响,除了些许关于妇德的书籍,认得几个字,很多富裕之家,不让姑娘读其他的书。
王熙凤,李纨都是如此。
包括贾府的贾母,虽同为女人,但也说出女子不应该读书,认得几个字就够了。
她这等地位都是如此想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林如海不是老古董,虽然面上没有表态,实则内心是受到很多兴起思想的影响。
例如福建的泰州学派中,已经去世三十年的一名大儒,生平提倡男女才智平等,女子也应该学道学,批判夫权。
此等言论当然大受攻击。
不过对方既然能被称为大儒,当然有他独特的优点,终归让不少人被其思想影响。
其中之一就有林如海。
否则。
他也不会专门请先生,从小教授女儿读书。
但也因为他当时的地位,顾虑受人弹劾,对于新学说,他从来没有表露过支持的态度,隐藏的很深。
自从到了金州,受将军的影响,才展露了他的想法,结合将军的思想,整合成了一股新的学问。
夫权,父权,甚至林如海还未提出的君权。
都不应该唯权是瞻。
丈夫会犯错,父亲也会犯错,更甚至君主,同样会犯错,而不是一味的顺从。
如何兼顾君权的威严,又保证君权不被乱用。
也只有在辽东,深知将军的思想,林如海才敢仔细的思考。
大周的思想有了很多的派别。
但是儒家主流的思想,仍然是不变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侯府来人了,接姑娘去玩。”
进来一名婆子说道。
“是谁派来的?”
林如海的妾室关心的问道。
“说是薛夫人。”
林如海的妾室,回头看向林如海,林如海点点头,那妇人才带着丫鬟们去姑娘处。
薛家的姑娘,比自家的姑娘大三岁。
听说两人在贾府关系不错,其母也经常照顾自家的女儿,对此,林如海不怎么在意。
将军家里形势太复杂。
同为贾府的姑爷,林如海深知王子腾的心机。
随着自己在金州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将军的重视,林如海已经不太愿意和秦夫人达成的默契。
秦夫人虽然和将军相处最久,可她面对的挑战太多,虽然为将军生下了长子,实际上优势并不大。
纵观历史。
长子与嫡子是不可绕过的问题,长子哪怕优势巨大,最后往往败于嫡子。
而将军太年轻了。
林如海想到了更远的情景,所以不太看好秦夫人。
对于女儿能否嫁给将军,已经走上了学道之路的林如海,已经不太在意。
学道之道。
只此一道上,就让林如海不在乎其他的欲望。
这项成就,远超过世间的权势,足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笔墨。
为了不影响他的学道,他不太愿意和将军有姻亲上的瓜葛,陷入未来的嫡长之争。
林黛玉坐上马上,去了侯府的西院。
西院是薛宝钗的院子,在婆子丫鬟的带领下,林黛玉见到了薛宝钗,发现莺儿也在。
丫鬟文杏亲自为黛玉奉茶。
其实。
只要不遇到将军。
将军的目光,犹如看到一个新奇的事物,探究的眼神,让林黛玉不安。
除了这一点,林黛玉还是很高兴来侯府的。
她到底是闺房中的女儿,无法轻易在外露面,在家里又没有玩伴,实在是无趣。
侯府来了多次,也不陌生,加上都是她从小的熟人。
秦可卿在贾府教导了她许久,让她明白了很多女儿家需要注意的事情。
探春,薛宝钗,她们三人,又是从小一起玩到大。
莺儿,晴雯,香菱,林黛玉也都相熟,以前也经常一起玩。
还有侍书、翠墨、蝉姐,文杏等,虽然侍书等丫鬟不在,不过有林黛玉带来的雪雁,紫娟,春纤。
一屋子的少女,唧唧喳喳热闹的很,毫无陌生之感。
“等下我们一起去秦夫人处吧。”
薛宝钗笑道。
林黛玉犹豫了一下。
“大公子不久要离开,远去朝鲜,总是要去见一见。”
既然如此,林黛玉也不在担心,不过她还是提议。
“要不要去找探春?我们一起过去吧?”
“你许久不来,不知道府里的事,三妹妹忙得很,院子里人来人往,我们都几日没有去她那里了,就担心会打扰她。”
侯府和贾府不同。
辽东谁最大?
平辽侯。
他的规矩就是规矩。
不喜欢家人之间有心眼,更不允许家人之间有等级,追求家人和和睦睦,所以各论各的。
探春和林黛玉同岁,薛宝钗比她们大三岁,不会让将军不开心,也不会让探春生气,所以仍以旧日姐妹相称。
林黛玉久来府中,习惯了府中的风气,索性也按照原来的叫,不然显得她太特别。
一行人去了东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