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小友之言,发人深省

第六百一十四章 小友之言,发人深省(2/2)

目录

不然,长安这时候审查的紧,城门进往的时候容易堵塞。

说白了就是……

下班点儿了,遇上查得严,城门处堵车,哦不,堵马~

随后几句之间,唐苏凡把自己这老徒弟拉着打听了一会儿才知道,这几天长安城内民声惶惶,「热闹非凡」。

而外,也爆发出大大小小的民怨内乱,亦或者偷袭官府的各种民怨暴闻。

多新鲜……

一个风光无限的圣上巡游,与民同乐,却变成了一个叛贼作乱,皇家威严扫地的场景。

这不仅让得民心大动,更是让皇室的威严成了被天下有心人大肆鼓吹的笑话。

自古以来,舆论声势的聚集得慢,但同样一旦行成声势去得也慢。

大唐内。

在那些天子远在的地方,本就门阀通达,徇私枉法,治安廖乱之事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长安。

这一点,唐苏凡是司空见惯的。

这时候,不过给那些挤压的民怨一个适放的点。

这个点,还真的必须从长安传出来。

如今,不正是恰如其分吗?

虽然对大唐造不成什么类似揭竿起义现实性的后果,但真正可怕的,是那天下民心与百姓思想!

如今朝廷与异邦之战正在焦灼之时。

这时候,动的民心尚且还可掌控一二,但最怕的,是动的军心!

那将绝对绝对是无法思量的后果!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自古以来,在这个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年代,军心之变是容易太多。

一旦这样,那大唐内外将是一个诺米骨牌的效应。

不用想也知道,现在只要是个会用兵的人就知道……

现在突厥前线那边,绝对有人到处鼓吹长安事变。

而且吹的妄声乱起,骇人听闻……

一旦到了哪个境地,后果敢都不敢想。

可以说,内忧外患也……

唐苏凡回到院子,坐在了后院儿的亭子中,喝了酒的面色有些凝起。

难怪这两天那几个老家伙轮着班儿到自己这儿来敲门,原来老李这厮遇见事儿了啊。

……

贞观三年。

正月二十一上午。

距离长安城上元大乱已经过去五天了。

长安城。

皇宫。

这几日的承庆殿,几乎是灯火通明,日夜不息。

早朝之后,今日的承庆殿,人格外的多。

除去居于首位的天子李世民,周围两边坐满了李世民的肱骨。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戴胄,魏征……

而唐俭奉命,早就在上元之前已经奉旨出使突厥,助战勤军。

「众爱卿,前线紧急,有人叛乱军心,通敌于侧,众爱卿觉得应该如何而解?」

李世民的话,低沉,简短,暗藏着怒意。

他的面色,已经黑的跟个炭一样了。

几路大军,大唐内没有任何人给他们传递上元突变之事,可几路大军甚至同时收到了消息。

这要是说没鬼,恐怕鬼都不信。

长安事变之闻,自长安起辐射整个大唐,带来的结果不断变成案前的呈章。

不说那虚无缥缈,暗地微查的玄妙,光是那最荒谬可笑的就是……

其他不知几州甚至传

出了长安天子驾崩,大唐即将溃变的瑶闻!

不说其他复杂的,光是最简单的——

那些大唐稍远中枢之地,光是听此消息下山招摇过市劫掠百姓的恶寇匪徒都不知道几波儿了。

更何谈这一次长安事变在如今这个敏感之点带来的前后影响,令人发指。

李世民忍不住心头怒诽。

朕,他妈还活着呢!谁***到处说朕死了!

这,亦然不过瑶言的可怕。

但如今,最可怕的结果即将就要身邻眼前。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真正发生的时候,李世民犹然忍不住心头怒寒!

大军出征漠北,眼下正是节骨眼儿的时候,却在这个时候出了扰动军心的大事。

作为一个领军多年的马上皇帝,自然知道此事迫在眉睫。

若不及时妥当解决,那定然会给虎视眈眈的颉利反乘之机!

最令人怒极的是,至今还未查清,到底是哪方人马,在隐祟作乱!

因为现在根本就是无暇顾及尔,内忧外患。

那民怨暴闻的奏折呈章,如同雪花一般从各地飞如长安城,再飞入承庆殿。

而外面的军报又是一日三报,令人应接不暇!

这几天,李世民除了吃饭,都是在忙得头大如斗,还要谨小慎微的处置任何事情。

甚至睡觉,每日都是实在抗不下去的时候,之消睡得那么两三个时辰……

一股高压的神经,被压了好几天了。

现在,李世民就算想大怒一场,也没那个力气了。

如今,已经五天了……

长孙无忌狭长的眸子微微细闪,随即说道。

「陛下,臣以为,眼下让李帅停止推进,当即安抚军心,亦然不过最好之策……」

「辅机兄,此乃虽为策,但亦为下策,此次我大军大部分之策为突袭之策,此为未免顾头不顾尾啊。」

房玄龄向来以考虑大局为重,当先说道。

魏征稍作迟疑,随即也是附和着房玄龄说道。

「陛下,所谓三衰而竭,我大唐如今一往如前,长白道郡王大军已经推进之山关城前,而其他三路大军已经汇合,如今之战,迟疑不得啊。」

当即,杜如晦就严肃着脸色,沉着眉头缓缓出来说道。

「玄成兄,你或许少明了些军心之重啊,军无气,若朝无杨,乱气乱心,溃一而十!无朝气之锐,必得暮气之败!」

「如今,已有叛贼宵小离经乱道,动我大唐军心,民心,他等不可能不通之以敌!」

「如今军心之变,如肺腑之毒,细细而微啊!」

当年,他杜如晦也并非一个文管,那也是披坚执锐,战场临阵的武官啊。

对于军心的重要性,他不仅知道,还有过深刻的认知。

李世民最后也是点头,杜如晦的话,不外如是。

军心的重要性,他李世民比谁都明白。

如今,大唐边境民怨内乱无数,李靖更是一日发出五队斥候回长安问询情况。

若是李世民那日真的出了什么意外?那整个大唐,即将是风雨飘摇,群龙无首。

不用想,光是突厥,那颉利定然会如同饿狼而起扑杀他大唐!

到那时候,大唐定然兵败如山。

以颉利的性格,哪怕会付出再大的代价,那也会再度直下渭水,一绝永世之患。

到时候,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将是他案板上的肉!

这吓的在外的李靖这两天同样是心头忧患,彻夜难眠啊。

几天,就连李世民自己,每每想到那日若是真的出什么意外,心头都是一阵后怕。

而当初,就在李世民上元遇袭的第二天。

李靖等军对,如同同时收到何人在传递消息一般……

几路大军当即停止推进!不敢妄动半分!

这几日的等待,不用想突厥已经瞧出了不对劲。

眼下,已经五天过去了……

若是再无策全之法,那就是天转良机,军心斗转!

就在李世民一整个殿内左右为难的时候,殿外传来了一声激昂的通报声。

「报!!!!!!!」

……………………………………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