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不争朝政(二)(1/2)
这天。
三位皇后结伴去了华清池。
朱慈烺则是继续开他的朝会,而崇祯则是在在卫江的陪同下,去了长安的道院。
不去关注朝廷的动向,而是去看道院的科技到底攀升到了那种地步。
这个才是大明继续繁荣下去的根本。
要是这一点落后了的话。
那么往后大明有的是亏要吃。
曾经的长安道院,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没有顺天府的道院各种强大,却也是大明数一数二的研发机构。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可是也有不少有钱的私人,出资建立了同样的研发机构。
据说还是出了不少成果的。
尽管没有大明的官办机构,研发出来的东西多。
可也是已经了不起了。
这些都是听卫江,一点一滴的说起的。
「现在长安道院是谁在负责?」
崇祯乘坐着马车,车内依旧是曾经从来不离开半步的卫江。
「一个叫孙畅的人,是从原来的顺天府道院中,抽调过来的。」
孙畅?
崇祯没有停过这人,
应该是最近几年出来的后起之秀。
随着大明的学校越搬越多,出现的人才,也就跟着不断的出现。
只要各方面稍差一点,就只能远走海外,寻求在别的诸侯王封地上的发展。
「去看看。」
不管这人是怎么来的,要是没有点本事,肯定也压不住底下那些有本事的人。
想要管理道院,可不是看你的管理能力,而是看你的科研有没有研究出厉害的技术,哪怕是没有技术。
也要有某些学术上的成就。
而这个,现在在道院也证明,是很有作用的。
当然,学术也得有人去证明成功了才成。
不然就是吹牛,这个可是要不得的。
长安的道院,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占地的范围似乎更大了一些。
进入道院依旧是要通行证。
卫江准备的很是充分。
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在门口耍威风。
在门口和护卫说了几句,然后出示了一块令牌,不大一会就有一群人前来接待。
「在下长安道院孙畅,见过太上皇。」
孙畅看起来年纪就在三十岁左右,似乎是因为经常用脑子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并不丰茂。
此时在行礼的时候,看起来就有点滑稽。
不过,没有人会笑话一个道院的人,是不是体面。
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因为经常做实验,只有回到家里,或者是实验走到了瓶颈,需要沉淀一段时间,才会把自己收拾的很很干净。
「恩,说说看,最近这些年,道院到底出了多少成果?「
崇祯也不会以貌取人。
搞研究的,大多都是这个样子,在他记忆中的另一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崇祯不是很清楚,不过在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道院。
似乎从徐光启开始,就没有几个把自己弄得很有富贵模样的人。
「顺天府的道院,出来的成果最近几年不是很多,除了一个电报机,就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这里的长安道院最近几年也是这样。」
孙畅尴尬的搓了搓手。
现在的道院,不管是顺天府的,还是长安的,皇室给出的拨款从来都没有短缺过。
可惜的是,似乎整个道院的人,已经把所有的运气都耗光了。
在朱慈烺继位之后,也只有一个电报机,算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
「电动机还没有做出来吗?」
崇祯可是记得,自己不但画出了图纸,还给出了一些公式来阐述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没道理,到现在,电报机都有了。
电动机却没有成功?
「这个早就有了,就是电的稳定性不强,没法大规模的使用。」
「稳定性不强?」
崇祯一怔。
发电机已经出来了,没道理发电机没法做出来啊?
难道又有他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发生?
又或者是一些人的研究,走偏了?
「这里有么有成品拿出来看看?」
崇祯一边走,一边问着。
只有看到实物,要是可以的话,让人拆开看看,应该能够发现一些什么。
「有的。」
「我看现在到处用的还是油灯,电灯现在也没有研究出来吗?」
「没有,好多人都试了,已经用上可各种金属,就是···就是太上皇说的,用竹炭来做灯丝,也没有办法完成实验。」
「那么我说的那种金属钨,有没有试验过?」
「我们只知道是一种新的金属,至于那一种叫做钨,还得实验出来。」
崇祯「哦」了一声。
他也是草率了,只靠着一张嘴,哪能够把所有自己知道,却不明白其中原理的技术,给完全复原出来。
都是盲猜。
真的需要一点运气。
「这里主要研究的是什么?」
「橡胶,这里研究的就是橡胶,看能不能不通过橡胶树,人工合成出来。」
「那么成功了吗?」
崇祯还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转动的可真快。
明明有最好的天然橡胶,还在想着如何人工合成。
「没有成功,不过发现了另外一个东西,有点类似于太上皇说的那种塑料。」
孙畅自豪的说道。
「发现塑料的那个人,不会是你吧?」
瞧着孙畅自豪的模样,不用想肯定是有他参与。.
「还真被太上皇说中了,就是目前还不清楚,这一种塑料,是不是有毒,我记得太上皇说塑料也分很多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