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布劳希奇的困境(2/2)
其实早在今年春季,布劳希奇与希特勒之间就进攻苏联的问题发生过意见分歧:结果是。这位元帅不仅要和红军作战。还要同希特勒的偏执做斗争!可怜的是布劳希奇地口才完全不像他的军事才能那样出色,完全不是希特勒的对手,这决定了他只能听元首的。
原来布劳希奇对苏联的计划是以莫斯科作为作战地首要目标----占领莫斯科,不仅能摧毁苏联地抵抗决心,也占领了苏联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那样苏联就想再打下去,兵力地大范围大规模有效调动就是一句空话。
他和他手下的将领认为:对苏开战主要目的就是消灭苏联的武装力量,而达到这一目的最迅速、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向莫斯科挺进!
但希特勒有自己的考虑:在战争一开始时,他首先想在北边和南面夺取决定性胜利!就是在边境作战受阻那段时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德国资源有限。希特勒认为夺取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和克里木、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产区,比军事胜利更重要,至少在当时是更加紧迫的事(油也快没了!)。
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项使命是攻占列宁格勒,因为希特勒认为那是共产主义组织的中心;在攻占列宁格勒之后还要占领乌克兰等地区,然后才是莫斯科。
可惜北方集团军群被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波罗的海方面军给挡在了拉脱维亚。“红色战神”用只相当于北方集团军群三分之二兵力的部队就报销了希特勒的第一步计划。连立陶宛都没全部吃掉。
德军没有想到红军的战斗力有如此强大,当在白俄罗斯陷入暂时的僵局后。希特勒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从两翼抽调部队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如果博克在兵临“斯大林防线”时就得到两翼的支持,那朱可夫也没有足够的部队死守明斯克。等到两翼抽调完毕,西方面军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明斯克,甚至是整个白俄罗斯战线都成了不折不扣的绞肉机!
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已基本恢复,现在高加索的油田已是第二部目标,墙上的作战地图就是白俄罗斯前线!
希特勒不仅仅是偏执狂,他也有理智:也不能把戈林给逼急了,在戈林的脸色开始变红时适时停止了“狂轰滥炸”。“我的陆军总司令,下一步你有什么建议?”
布劳希奇注意力从西伯利亚拉了回来,但他能有什么好建议?----不是没有,说了希特勒也不会同意!
白俄罗斯已陷入僵局,最可行的方式就是主动撤退一段,因为俄罗斯的严冬已经降临,看前线的情形不可能在真正的严寒到来之前拿下明斯克。目前部队后勤供应和士气已经不是两个月前的理想,再同苏联人在明斯克死缠烂打毫无意义,部队的消耗得不偿失:军队主动退却是为了恢复行动自由或节约兵力的一种作战手段,等待来年开春再进攻莫斯科,但希特勒绝不会同意!
布劳希奇这个陆军总司令这会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