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牛鬼蛇神(2/2)
陆战火炮的终极巨兽!这一刻。林俊都怀疑德国的工程师们是怎样把它建造出来的!精于精密仪器制造的德国人。却又能造出这样的庞然大物。不知道是天才还是愚钝了!
就是被冰雪包围。虽然满身创伤。“多拉”那种杀气腾腾的气势还是影响着边上所有人!
的面上被冰雪覆盖的巨大弹坑还能分辨。钢铁结构的“多拉”多处有被航弹直接命中后留下的伤口。250公斤级别的高爆弹虽然造成了大炮炮身基座的结构性破坏。但并不能将其彻底撼动。它仍如敦实的巨兽一样昂然挺立!
它是在太大、太坚固了!
林俊几个绕着这个钢铁怪兽走了一圈。最后还登上大炮基座。站在上头都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真不知道希特勒第一次看到它是什么样的感受:似乎没有什么是“多拉”不能解决的。任何坚固的目标在其面前都如同纸糊的一般!
巨大的跑栓部位显然被一枚250公斤以上级别的高爆弹直接命中过。坑坑洼洼。跑栓已经报废。旁边的钢制栏杆和后边的输弹机全被剧烈的爆炸撕开。估计当时在这里进行操作的炮手。在爆炸的一瞬间就已经成为飞灰!
身管在炮尾部分管壁最厚。那巨大的身管。估计能让人很舒服的蜷缩坐在里面----因为炮管指天。布琼尼只能感叹一下这大炮口径够大。却不能让手下的士兵钻进炮口里边。感受一下坐在大炮炮口里面的滋味如何。
“我看这个大家伙重量一定超过1000吨。要移动它就是个噩梦!”布琼尼带着皮手套的手敲敲巨大的跑栓说。他估计还保守了。
“这会这东西对我们没什么实际利用价值。修复是不可能的。就是能修也用不上这样给自己造麻烦的恐龙。”林俊这下算是满足了好奇心。“我看就让它暂时留在这。四周用铁丝网拉道警示线。等战争结束之后会是个非常好的战争教育基的。”
“恩。我看就这么办。这样的大家伙值的保留。砸碎了回炉不值的。”
布琼尼显然也“喜欢”上了脚下的这个庞然大物。有保存它的打算----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军事实际方面考虑。战争结束前让它在这里慢慢生锈是最好的选择:想偷也偷不走。搬也搬不动!就是修好了那段特殊铁路和龙门吊车。要拉动它之前还的修好几个被炸坏了的轮子和承重结构。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两个苏联元帅的简单交谈。这“多拉”将来的命运就被决定了。注定会成将来苏联人民参观的一个大玩具。因为要移动这个庞然大物耗费巨大。目前来看还不如就把它留在这。加上附近德军遗留的废铜烂铁。若干年后稍微整理一下。也许还会成个非常不错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的。
小心翼翼回到的面。别洛夫又带着大家到边上看发现的“多拉”使用的炮弹----单单弹头就有两个人那么高!
一切都是那么巨大!比恐龙级别还要“恐龙”的巨炮。看着巨兽一样的炮弹心里就会感觉到压力!林俊可是真正见识过这种炮弹的威力的。一发就能将一幢大楼彻底摧毁、炸成碎片!
站在炮弹边拍了几张照片。感觉就如同进入巨人国了----见过要仰起头看的炮弹吗?!
边上的随军记者不断抓拍着两位苏联元帅视察缴获德国巨炮的照片。后天那些照片就会出现在真理报的头版头条。
缴获德国巨炮。对于宣传红军取的重大胜利那是锦上添花。而且两位元帅都已一致认为这样的巨炮是弊多于利。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只要看看那些铁道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需要炮兵专家们来做是否公开的决定了。
不过专家们还是会来的。这样的大家伙稍微研究一下值的。就当是看热闹也值。但范不着花大力气。不过等到那些几乎让人难以置信的照片公开。估计有些国家的领导人会对“多拉”非常感兴趣。就让他们去老命伤财搞点研究好了。林俊和布琼尼那是巴不的!
远程轰炸机等新式武器的光芒开始掩盖巨型列车炮的战略机动性、大威力和射程优势。轨道炮本身的战术机动。花费巨大。后勤支援的劣势无法弥补。
而“多拉”虽然威力巨大。但那些缺点也正是在它身上的到了极致的体现:连布琼尼都知道就算完好的“多拉”都是个鸡肋。在它身上多耗费功夫完全没有必要。
“元帅。我们的军械爆炸物专家会处理几发这种巨型炮弹。等惰性处理完成后运两发到莫斯科进行展览。”别洛夫中将指着那巨大的炮弹说。
这都能算是个高难度工程。混凝土破坏弹重七吨多。处理起来可不像152毫米榴弹炮炮弹那样容易。就连高爆弹都重量超过四吨!不过斯大林应该会很高兴亲眼看看这种几乎有两层楼高的炮弹。而这些炮弹和药筒(“多拉”的炮弹使用分离式定装药筒。就是弹丸和药筒分开。进炮膛时先推进弹丸。再用输弹机往炮膛里塞进巨大的药筒。而不是“包裹发射药”。)给宣传带去的效果一定非常不错!
在“多拉”这待了半个多小时。林俊和布琼尼算是满足了好奇心。不过两人的视察还没有就此结束。在距离这里5公里的的方。骑兵们还发现了两门巨大的列车炮。而且竟然保持完好状态!
当然这“巨大”也是相对的。同被决定了命运的“多拉“相比。任何其它大炮都只能算是小弟弟了。
当林俊在车上看到那两列停在铁道上造型优美、身管极长的列车炮时。立刻认出了它的型号:“K5列车炮。”
德国列车炮中的佼佼者!远距离射程。精准的炮击和巨大的威力。这种巨炮曾经让明斯克守军非常头疼。没想到这会一下子缴获了两门!
“有没有俘获德国炮兵?就这两门的炮组。还有没有炮弹?”林俊连珠炮式问别洛夫。
“俘获了一部分。我的人到这时他们正准备炸炮。呵呵。没来的及。后边铁道上还发现了他们的几列弹药车。至少有400发炮弹。现在都在我们手里。”别洛夫知道副统帅的意思。“我已经联系了我们的铁道炮兵和内务部的同志。下午就会有人来接收。那些俘虏我还没往后送。都在边上的村子里关押。一个也跑不了。”
缴获完好的大口径铁道跑。战争双方的处理方式几乎都一样:尽量搜集炮弹为自己所用。把它们往榨干榨尽了来用!
K5列车炮。这不像德军150毫米重榴弹炮。一般人可玩不转!就算是红军重型铁道炮炮兵的同志来接收。光收集资料和摸透其技术参数就需要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炮弹是标标准准的打一发少一发。不可能让自己进行足够的试射去搞清楚它的性能。
既然有德国原来的炮手们在。这熟悉性能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不能让那些德国炮手这会就送到西伯利亚去开矿。至于会不会配合和熟悉性能时的安全问题。这个不用多操心。内务部那些人有的是办法。
5可是真正的宝贝。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性能极好!
这K5列车炮在林俊记忆中可谓大名鼎鼎。也被称作K5E列车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制约。被禁止发展大口径火炮。但在各国列车炮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情形下。德国巧妙的利用了以发展海军为借口继续做研制大口径火炮的计划。
1933年。德国开始进行一连串搭载超重型火炮的列车炮研制计划。其中老牌的克鲁伯公司提出利用现有的载具搭配上283mm口径火炮的计划。在35年经过测试。由于测试出来的效果在所有设计中最为显著。被德国军方所采纳。并且定名为K5(E)leopold列车炮。于1936年服役。
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性能无疑是最好的!
K5(E)有着简洁、经典的设计。效率高的弹药搬运设备还有精密的装弹机构。加上细长的炮身。使的K5(E)又有个schankeBerth(苗条的贝尔莎)的昵称。到1940年时。至少有8门K5(E)已经投入战场。
K5E列车炮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炮身结构由前后两辆板车来承担。板车设计特殊。拥有六轴车轮。每轴车轮可以承载18吨。而整部列车炮。则是由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弹药车厢构成。
5可以通过两种发射模式来发挥它的威力。一种是直接在铁道上进行射击。另一种是在特殊设计的铁道旋转盘上进行射击。
而在K5E服役的过程中。一共研制出了3种炮弹。1940年研制生产的GR35式榴弹最大射程6公里。这会被缴获的炮弹都是
5E驰骋各战场都深获德军好评。
1940年。刚刚配备了GR35式榴弹的两门K5列车炮被秘密运到法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对海峡对岸的英国本土进行炮击。对岸的英国人虽然也有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和海岸炮。但是以它们的射程根本够不着K5。只能干挨打。没有任何办法!
在大西洋墙。这会K5被德国海军部队使用。用来阻止预想的盟军穿越多佛海峡的行动。
历史上K5列车炮参与的战役最有名的莫过于1944年的安琪澳战役。当时由美国卢卡斯将军所指挥的登陆部队在意大利安琪澳登陆建立滩头堡。但是卢卡斯却只顾著把更多补给运上岸。而部队却是停滞不前。
而另一边德军在发现盟军在登陆后停滞不前的情况后。紧急利用战前安排妥当、顺畅无阻的铁路系统调派K5列车炮抵达意大利进行支援。
由于K5列车炮有精准的射控系统。异常准确的命中率将美军压缩在小小的滩头堡达四个月之久!
还有两门K5参加了东线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后来又参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早期阶段作战。而这会在林俊眼前的这两门K5应该就是历史上到东线作战的那两门。只不过没想到完好无损的被自己给缴获了!
加上那门“多拉”和早就被发现并被摧毁的“卡尔”。德军拥有的巨炮中的牛鬼蛇神在明斯克都几乎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