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狄公病榻授铁券(1/2)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平定武承嗣叛乱后,声望如日中天,可朝堂局势波谲云诡,暗潮依旧汹涌。武三思、武承嗣虽死,但其党羽仍潜藏暗处,伺机而动。武则天年事渐高,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各方势力皆在暗中角逐,都想在这场权力的棋局中占据上风。
这日,林澈听闻狄仁杰病重,心中忧虑万分。狄公一生刚正不阿,为大唐社稷鞠躬尽瘁,林澈对他向来敬重有加,如今狄公病重,他怎能不去探望?林澈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深知狄公的重要性,当下便与林澈一同前往狄府。
狄府中,气氛凝重压抑。家仆们脚步匆匆,却又不敢发出太大声响,生怕惊扰了病榻上的狄公。林澈和太平公主穿过回廊,来到狄公的卧房。屋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狄公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形容憔悴,往日的神采已消失殆尽,唯有那双眼睛,虽深陷眼窝,却依旧透着睿智与坚毅。
林澈和太平公主走到榻前,轻轻跪地请安。狄公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林澈和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微微抬手,示意二人起身。
“狄公,您感觉如何?” 林澈关切地问道,声音中满是担忧。
狄公苦笑一声,说道:“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今日你们能来,我心中甚是欢喜。”
太平公主眼眶微红,说道:“狄公,您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狄公微微摇头,说道:“生死有命,不必挂怀。我这一辈子,为大唐尽心尽力,也算问心无愧。如今,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朝堂局势。” 说到此处,狄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林澈心中一动,他知道狄公接下来要说的必定是关乎大唐未来的大事,当下便认真聆听。
狄公看着林澈,缓缓说道:“林中郎将,你出身不凡,又有经天纬地之才,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这些日子,你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武氏一族虽遭重创,但余孽未除,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陛下年事已高,储君之位悬而未决,这更是让朝堂动荡不安。”
林澈点头道:“狄公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乱象丛生,若不加以整治,大唐恐有大祸。只是,不知狄公有何高见?”
狄公微微喘息了片刻,接着说道:“我观那李隆基,年纪虽轻,却聪明睿智,心怀大志,实乃大唐未来的希望。林中郎将,太平公主,你们若能辅佐他,大唐定能延续盛世,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林澈和太平公主对视一眼,他们心中早有扶持李隆基上位的想法,如今听狄公也如此说,更觉坚定。林澈说道:“狄公放心,我和公主早已决定暗中扶持临淄王,只是此事困难重重,还需从长计议。”
狄公欣慰地点点头,说道:“你们有此想法,我便放心了。只是,扶持储君,谈何容易。武氏余党必定会百般阻挠,朝堂上也有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你们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林澈和太平公主齐声应道:“狄公教诲,我等铭记于心。”
狄公又看向太平公主,说道:“太平,你身为公主,在朝堂上有诸多便利。只是,这宫廷斗争残酷无比,你需时刻保持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太平公主坚定地说道:“狄公放心,我自会小心行事。有林郎在我身边,我们定能应对各种危机。”
狄公微微颔首,接着说道:“今日唤你们来,还有一事。” 说着,狄公艰难地抬手,从枕边拿出一个锦盒。
林澈和太平公主疑惑地看着狄公,不知这锦盒中装着何物。狄公缓缓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铁券,铁券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
“这是陛下早年赐予我的免死铁券,如今我将它转赠给你们。” 狄公说道,眼神中透着郑重。
林澈和太平公主大惊失色,连忙推辞。林澈说道:“狄公,这铁券乃是陛下赐予您的殊荣,我们怎能接受?”
狄公说道:“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你们身处漩涡之中,危险重重。这铁券虽不能保你们万全,但关键时刻,或许能救你们一命。你们就收下吧,也算是我为大唐做的最后一点事。”
林澈和太平公主见狄公心意已决,只好收下铁券。林澈感激地说道:“狄公大恩,林澈和公主定不会忘。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狄公微微一笑,说道:“不必言谢,只望你们能辅佐临淄王,让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幸福安康。”
三人又交谈了一会儿,狄公便感到疲惫不堪。林澈和太平公主见状,便起身告辞,让狄公安心休息。
离开狄府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心中感慨万千。狄公的一番话,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也深知未来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回到公主府,林澈和太平公主立刻召集府中的谋士和亲信,商议接下来的计划。林澈说道:“狄公之言,让我等明白了当下局势的严峻。如今,我们必须加快扶持临淄王的步伐。”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所言极是。只是,武氏余党还在暗中活动,我们需先解决他们,才能为临淄王扫清障碍。”
一位谋士说道:“公主殿下,林中郎将,武氏余党虽已元气大伤,但他们在朝堂上仍有一些势力,且行事隐秘。我们若想将他们一网打尽,还需仔细谋划。”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我看我们可以先从武氏余党与朝堂大臣的往来入手,找出他们的联络人,顺藤摸瓜,定能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
太平公主说道:“此计甚好。只是,朝堂大臣众多,我们该从何处查起?”
林澈说道:“我们可以先从那些与武三思、武承嗣往来密切的大臣查起。这些人嫌疑最大,若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线索,必定能事半功倍。”
众人商议已定,便开始行动起来。太平公主利用自己在后宫的人脉,收集情报;林澈则凭借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暗中调查那些大臣的动向。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位名叫王福的大臣,表面上与武氏余党并无往来,但实际上,他时常在深夜与一些神秘人会面。林澈和太平公主怀疑,王福很可能就是武氏余党的联络人。
林澈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王福。这日,林澈以商讨政务为名,邀请王福到府中一叙。王福接到邀请后,心中虽有些疑虑,但又不敢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林府。
林澈在府中设宴款待王福。酒过三巡,林澈突然话锋一转,说道:“王大人,近日我听闻一些传言,说你与武氏余党往来密切,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