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骨生花(1/2)
戌时的梆子刚敲过三响,柳青河背着竹篓摸到城隍庙后山。新坟的土让雨水泡发了,铁锹插进去像是戳进蒸糕。他贴着碑石下铲,青石板上“陈氏合葬墓”五个字被月光照得惨白。挖到三尺深时,锹头“当啷”撞上硬物——是个裹着油布的樟木匣。
匣面阴刻着并蒂莲,锁孔里塞着半干的山茶花瓣。柳青河用银簪挑开花瓣,簪尖忽然刺痛掌心——那花瓣背面竟用血写着“柳”字,字迹与月容病中在床幔上划的别无二致。
油灯芯在夜风里跳得慌。柳青河就着月光展开匣中绢帛,霉斑间透出工整簪花小楷:
“癸未年腊月初七,陈郎负誓另娶。妾身怀六甲投井,幸得浣衣妇林氏所救。然胎死腹中,血染嫁衣。今封此匣于陈家坟冢,若后世开匣者见血书,当知陈氏子孙必以血偿……”
绢帛末端黏着片硬物,竟是半枚银质长命锁,锁芯刻着“林”字。柳青河浑身发抖——这分明是月容周岁时戴过的物件,锁链断口处还留着当年他亲手焊的锡疤。
寅时的露水凝在裱糊架上。柳青河将染血的绢帛铺在案头,未料油灯忽地爆出灯花。裱好的伞面无风自动,九十九朵山茶竟如活物般舒展,第七十八朵的花心渗出胶状物,在桑皮纸上晕出个人形轮廓。“青河……”
轻唤声惊得他打翻朱砂碟。伞面映出个模糊身影:蓝布头巾,素色襦裙,正背对着他绣花绷。那挽线的姿势,那微微佝偻的肩颈,分明是林月容生前模样。
“月容!”柳青河扑向伞面,指尖触到一片湿凉。朱砂混着鱼鳔胶凝成水珠,顺着伞骨滚落,在青砖上砸出“甲子年谷雨”五个红字——正是三日后。
棺材铺后院支着口柏木棺材。刘老银匠用麂皮擦拭鎏金缠枝镯,忽然“咦”了一声:“这暗格原该藏着合婚庚帖,怎地换成桑皮纸?”
柳青河凑近细看,镯子花心旋开后,露出张寸许宽的纸条,正是月容绣花样用的金粟笺。纸面密布针孔,对着日头显出幅地图——西巷伞坊、城隍庙、陈记银楼旧址三点连成三角,中心标着口枯井。
“这是‘三才镇魂局’!”老银匠烟杆磕在棺材板上,“你媳妇留的这手,分明是鲁班匠人镇邪的法子。等等……这针孔排列,怎像是伞骨纹路?”
后窗突然掠过黛青裙角,柳青河追到巷口,见那女子立在枯井边,正将山茶花瓣一片片抛入井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