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凑钱(2/2)
于是,江文泰、江文明、江文忠三兄弟当天晚上,就同吴定发四兄去了吴尚荣家,当天晚上,他们就把柴刀、背架准备好了。
第二天凌晨五点,吴尚荣的奶奶在吴尚荣家煮好了早饭,并用面粉给几个人烙好了烙饼,七个人吃了饭,带上烙饼就上老林背吊柴去了。
开始三天,天气炎热,七个人顶着烈日没有退缩。
第四天,天气阴凉,回来时半路上下起了毛毛雨。
接下来三天,天天下雨。七个人顶着大雨去,顶着大雨回。晚上卖了柴回到家中时,身上无一处是干燥的。
他们不顾山路泞沥,陡坡打滑、风雨无阻。心目中只有一个信念,背吊柴,挣钱,不能让他们的亲人无钱治病,不能让他们的侄儿带残疾。
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帝,他们的决心唤起了神仙的同情心,第八天、第九天,连续两天七个人判好了柴去找天麻时,人人有收获,每个人都找到了天麻,并且每个人找到的天麻都不少,相当于四五天吊柴的钱。
第十天,县城逢集。他们七个人提前结束了背吊柴的工作,把这些天找到的天麻背到县城去买了,居然有九十五元钱,加上七个人九天的吊柴钱,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元钱。
每天卖柴的钱是吴三叔统一管理的,每个人一天只花费了九分钱,用来买一包等外香烟。
吴三叔说:“怀三哥连跑了四五天,已经给尚荣把免费申请跑下来交给县医院的收费室了。”
“那么按原来的估计,可能最后还要交给院方一百元钱。”
“加上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费,再给他们留下一百五十元钱已经足够了。”
“剩下的一百二十六钱,我们七兄弟一个还可分到十八元钱。还好,下了几天雨虽然背柴更费力一些,但是收庄稼的时间推迟了,没到农忙季节,我们也不用交给集体。”
“今天,江大哥他们赶回去。明天误不了生产队的农忙。”
于是,每个人高高兴兴地分得了十八元,到医院去把剩下的一百五十元拿给江文英。
谁知道,江文英说,用不了这么多了。
学校的文校长、卫老师、丁老师都来学校看望了吴尚荣,每个人都给了江文英二十元钱,说一定要把孩子的脚治好,不能让娃娃这么小就带残疾。
他们三个人还说,他们与吴尚荣的爸爸本身就是好朋友,好同事,吴尚荣又是你们看好的好学生。
所以,文校长说:“吴尚荣家有困难,我们决不会放任不管。”
江文英还说,吴定怀、吴尚兴、吴尚宽三个人前天来看望吴尚荣时,每一个人又给了她五元钱。
江文英说:“他们三家都很困难,我不要他们的,他们说是我嫌少了,我没有办法,只得收下。
吴三叔说:“是啊,关键时刻,你就可以看出哪些人是真心对你好的。收下就收下吧,这份恩情我们家记住了。”
“特别是怀三哥,这几天为尚荣的事跑上跑下的,烟都没有抽我们一支,还倒拿了五元钱。加上那一年的事情,怀三哥对尚荣他们的恩情,他们两兄弟长大后够抱一辈子了。”
吴二叔说:“既然大嫂这里又多出了七十五元钱,那我们每个人再多拿十元回家补贴家用,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同意吴二叔的提议,吴三叔又给大家各发了十元钱,把剩下的八十五交给了江文英。
这样,经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吴尚荣的医药费终于凑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