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百姓荐官制(1/2)
表面上的一百二十人,是各地有名有姓的在职官员,那些没记录在册的,官职卑微,最小的只有九品。
朱允熥又问道:“洪武年间大案频起,科举一共开了三次,选出官员多达三千多人。可是因各种案件被杀的,却有两千九百多人。”
“陛下,官员懈怠,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说得对,那你知道太祖皇帝杀这些人,只因为他们贪财好色么?”
这个么,刘璟还真不知道。
而且在场的十几个官员也都说不出来。
在他们内心,是觉得被杀的官员,大多数都牵扯到淮西勋贵的案子中去。
尤其是胡惟庸案,胡惟庸任丞相期间,学老朱收了不少义子,结党营私,各地官员也都纷纷投帖,拜在他的门下。
而这些归顺胡惟庸的人,大多数是没什么才能的,全靠‘结党’和‘攀附’,只要巴结好了上差,就算一无是处,一样可以平步青云。
科举换来的官员,只要官到手,就开始营私舞弊了。
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是这样的,因为八股文中并没有教谁当官的知识,为官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们懈怠和无能,让老朱大为愤慨。
若是在一个中庸的皇帝手下做事,那就满朝上下一片太平了。
只是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了朱元璋。
“请陛下垂训。”
“官员的任免,在于职能的分配,想要没贪官,谁都做不到,太祖皇帝做不到,朕也做不到。朕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各级官吏的脑袋上都悬着一把看不见的剑。”
“……”
众官员就没听懂朱允熥的意思,大家都沉默了。
“听旨——”
众人一应下跪。
朱允熥用宣布的口吻说道:“自明日起,朝廷招纳五品以下官员,各地官员都由百姓来选举,先看德行,再看能力。凡选举的官员,百姓都可以集体上书进行废除。”
就是说,官员任免的权利,已经不在皇帝手中,而在民间。
百姓选出来的官,也可以随时作废。
而一旦被选出,官员的所有行为,都在百姓的监视之下。
一向沉默的李进此时要开口了:“陛下,这不合规矩啊。”
“怎么了?”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官员的任免,一直都在天子手中,只有皇权最大,如果将官职的任免交到百姓手里,那皇权就削弱了。”
朱允熥哼哼作笑:“李进,难得见你提意见啊。不过朕告诉你,民贵君轻,君尚且轻,何况是官员呢。用屠刀来吓唬官员,总有官员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会被朝廷给监察到,这种心理让她们可以放手去的去结党营私。”
“可……”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事,随时会被百姓给扒拉下来,他们还敢这样么?”
李进又说:“陛下,我朝官员俸禄不高啊,吃力不讨好的事,似乎……似乎……”
他说不下去了,李进突然间感觉自己的话太多。
一想到朱元璋那双眼睛,他就浑身发怵。
朱允熥很理解他:“你的意思是,官员本来就穷,还要卖力地替百姓造福,会导致无人肯做这个官,是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