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百姓荐官制(2/2)
朱允熥很理解他:“你的意思是,官员本来就穷,还要卖力地替百姓造福,会导致无人肯做这个官,是么?”
“是,陛下圣明。”
“那朕就再发一道恩旨,所有官员,都可以经商,并允许加入财神阁,所有的生意,都由朝廷来保障。”
啊?
官员能经商?
这种事,貌似只有宋朝允许吧。
台阶下,十几个官员差点就要议论起来了。
朱允熥指着他们:“今天上朝,言者无罪,有什么话,都可以拿来说。”
有一人下跪:“陛下,官员经商,这是耸人听闻啊。不仅仅是本朝,细数唐、元,乃至之前的秦皇汉武,又或者是晋隋两朝,都是不允许官员经商的啊。官员经商,会大肆滥用职权,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哼,你的记性可不好,朕刚刚说了,官员的任免在百姓,不在朝廷,也不在朕。一旦有官员滥用职权,百姓可以上书,就是说,所有的百姓都是御史言官,凡是有阻挠百姓上书的,一律处斩。”
这一点,朱允熥的做法和朱元璋是一致的。
在这之前,朱允熥重商,设立财神阁,导致一大批人都反对,但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国库现在越来越充盈了。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没人主动提出‘财神阁’不对的原因。
现在朱允熥又提出让百姓任免官员,官员还可以经商,皇帝的每一项举措,都有开天辟地之壮举。
一时间,令人无法接受啊。
“诸位,朕做得对与不对,不在口舌之争,要看实际效果。如果朕错了,朕会改,也会下罪己诏。可现在就急着说朕的不对,是不是有些太过心急了呢?”
底下又没人开口了。
主要还是没有丞相这一职啊,否则,丞相是最有发言权的,也能煽动百官出来一起反对。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提出君权集中,的确少了不少麻烦。
“听着,中书省立刻把朕的意思给拟好,然后派人下发到各省去。原来的在职官员,百姓也可以上书弹劾。刘璟,你的辛苦辛苦了,接下来的一年,官员的撤换,你们督察院最累。”
“臣遵旨。”
……
朱元璋一听到朝堂上的内容,人也懵逼了。
重商这条路,他忍了,因为国家没钱,必须走这一步。
可孙儿现在又把官员任免的权利给了老百姓,还允许官员经商,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甚至怀疑,纵容朱允熥当这个皇帝是错误的。
但几杯酒下肚之后,老朱的心思就发生了转变。
的确,官员经商是很可怕的,但有百姓在背后盯着,比御史言官更加厉害,连钦差都省了,这不是好事么。
不管谁当官,都得给百姓好脸色。
官员在作奸犯科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自己了。
这些人和财神阁挂钩,便免去了他们需要贪污的想法,变相来说,他们的俸禄比之前多了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是千倍。
“咱半辈子没想明白的事,允熥居然给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