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理想生活(1/2)
崔元自是不敢有异议。
毕竟,东厂稳压锦衣卫一头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
而且东厂调动锦衣卫的人也是老传统了。
陈志允、萧芹二人,杨增审视的时间比较长。
而至于狼狈不堪的时义,杨增瞟了一眼便让人给压到了马车上。
押着三人准备离开时,徐孝先在杨增跟前道:“大人,这两位便是末将同僚:总旗吴仲、小旗陈不胜,末将能够抓到陈志允、时义三人,除了崔大人外,便是得末将这两位同僚的鼎力相助了。”
杨增看着徐孝先,赞赏地点着头:“不忘同僚之义,难得。”
随即让吴仲、陈不胜跟崔元骑马跟随,而徐孝先则是跟随杨增上了宽敞的马车。
马背上,崔元看了看左右的吴仲跟陈不胜,压低了声音问道:“徐兄弟的意思两位想必明白了吧?怎么样?要不要来锦衣卫中所?”
“这个……。”
吴仲跟陈不胜愣了愣,迟疑着不知该怎么回答。
在他俩的认知中,想要调离锦衣卫匠籍,那可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可如今看来,好像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会不会给徐哥儿跟大人您添麻烦?”
吴仲斟酌着问道。
陈不胜在马背上都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了。
说不想是假的。
要不然为啥挤破脑袋都想上战场杀敌呢?
不就是为了脱离匠籍,能更上一层楼吗?
“这是哪里的话?”
崔元摇头道:“两位跟我崔元也算是共患难过的兄弟了,如此说岂不是见外了。”
吴仲跟陈不胜互望一眼。
陈不胜连连重重的点着头。
“那就有劳大人了。”
吴仲跟陈不胜在马背上拱手致谢崔元。
“崔大人放心,过了今日末将定会备好一份重礼感谢崔大人……。”
“刚说了见外,怎么还更见外了?”
崔元没好气地看着陈不胜:“你们拿我崔元当什么人了?我要是收了你们的礼物,徐兄弟怎么看我?”
吴仲跟陈不胜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好在崔元没在意,想了下道:“但是丑话我得跟两位说在前头啊,两位被调到锦衣中所后,还只能是总旗。毕竟……我一个千户的权限,也就是能任命个总旗了,再往上就得指挥佥事甚至指挥使才能做主的事情了。”
吴仲跟陈不胜连连受教地点着头。
徐孝先能够直升百户,他们心里一点儿也不嫉妒。
替徐孝先高兴能有今日还来不及呢。
而此时前面马车里,杨增含笑看着徐孝先,拿出一个锦盒递给了徐孝先。
“打开看看。”
徐孝先疑惑地看了看杨增,随即打开很压手的锦盒。
“杨大人不可……。”
杨增一把按在了徐孝先要还回来的锦盒上。
摇着头道:“金子、银子虽好,但也要有命花那才是真金白银。这一次要不是徐兄弟,我还悟不透这简单的道理呢。
试想,若是没有徐兄弟的救命之恩,这些黄金白银与我何干?
我攒得再多又如何?
谁知道最终会便宜了谁呢?
所以这点儿金子、银子,你收下也得收下,不收也得收下!”
“杨大人能在成国公面前举荐末将,末将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好收大人您这么贵重的礼物?”
看着杨增严肃坚决的态度,徐孝先手持锦盒悬在空中,放下也不是,递还也不是。
“哈哈,举荐是为大明举荐的,可不是因私举荐的。至于这点金银,这才是因私感谢徐兄弟的。”
杨增爽朗的含笑继续道:“徐兄弟若是真想感谢我,空闲时请我去你那有一间小院的家吃顿饭就行。”
徐孝先愣了下,把锦盒放到自己身侧,道:“想不到杨大人还记着末将当时的理想啊。”
“振聋发聩啊。”
杨增有些向往的感慨道:
“有一点儿小权,使自己不会随意被人欺负。不会在人前低声下气、卑躬屈膝。
有一点儿小钱,使自己不至于为五斗米折腰。更不做黄白之物之奴隶。
总之就是想要活的有尊严。
有一间小院儿,自己于红尘俗世中自成一方天地。修身齐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杨增感慨完后,调侃道:“就最后这一点儿不够超凡脱俗,红颜祸水啊。”
“是,末将多向您学习。”
“那把你那玩意割了?”杨增看向徐孝先的两腿间。
“那怎么行!”
徐孝先夹得紧紧的:“还指着传宗接代呢,自古以来……。”
徐孝先想起了杨增是太监,一时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杨增却是豁达地笑了笑,道:“当初你说的理想生活,还是如今追求所追求的么?”
徐孝先叹口气,往后靠了靠。
那时刚穿越过来,对于嘉靖年间的大明朝并不熟悉。
加上当时正在打仗,前途渺茫、生死未卜,所以一时有感而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