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十七章隐居的公公

第十七章隐居的公公(1/2)

目录

曹公公入夜坐着不起眼的骡车,将自己隐入陆嘉衍后院。檐角铜铃被深秋的风撞得叮当响。三间青瓦房在玉兰树荫下半掩着,屋子里布置的颇为精致。

他原本是小李子的得力助手,但宫里的天早塌过两回了。老佛爷西去,总管太监只剩一缕青烟。年事已高的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危担忧。“小德张”未必会放过他,老太监如今只剩苟延残喘的壳,随时可能被宰割。

半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最终换来的却是咳喘不止的老寒肺、遇雨便刺痛的膝骨,以及不能暴饮暴食的脾胃。战战兢兢的一生,换来了一身的病痛。

如今,他靠着最后的智慧,拖着病体假装去世,蜷在寿材里深夜出宫,听着抬杠太监靴底碾过湿冷的青砖,胆战心惊的离开了宫中。

第一时间躲进了民巷。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置办的院子迟早会被查出来。而他的身子骨又经不起长途跋涉。那天晚上,他偶然遇到了陆嘉衍,脑筋一转,便想到了他。

原因很简单,陆嘉衍为福晋办事,说明他乖巧伶俐,懂得分寸,知道轻重。他为那些贵族做的都是下人的活儿,说明他只是个小人物,与宫里也没有直接关联,查不到头上。这样的人是个不错的掩护——不起眼,懂分寸,又有足够的收入。

曹公公打定了主意依靠他,好好享受余生。钱财他是不缺的,几十年来,他积攒的财富惊人。太监无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与其被人吃绝户,不如趁此机会当几天主子,好好享受一番。

曹公公忽然低笑起来,惊得梁上燕子破窗而去。既已偷得半截残生,何不用这腌臜银子换几天锦衣玉食?就让外头争食的野狗对着空宅子呲牙吧。

陆嘉衍为了掩饰自家宅院奢侈的生活。不得不让自己活的奢侈起来。自己仅有两套出客衣衫,实在不够体面。曹公公一出手就是三千大洋。他也得投资在自己身上。

陆嘉衍站在裁缝铺的镜子前,老师傅的软尺在他肩头游走。熟罗料子在柜台上泛着温润的光泽,一旁的小学徒正用粉饼在布料上画线。

“三套长衫,五块一件。”老师傅记着账,“丝棉袄得用上好的丝,暖和,二十块。仿绸裤子...”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着,陆嘉衍望着镜中的自己,想起曹公公的话:“在这四九城里,体面就是本钱。”

出了裁缝铺,陆嘉衍又转到内联升,定了八双千层底布鞋,五双棉鞋。除了自己的一双布鞋、一双棉鞋,其余都是曹公公的。

外人看来陆嘉衍在穿戴上,这个月就花了八百大洋。实际大多是曹公公的手笔。太监不同于贵族,他们不喜提笼架鸟的玩耍,吃喝穿戴,有人服侍,便是他的追求。

回到宅子,两个旗人丫头正在廊下绣花。大的叫春桃,原是正黄旗佐领家的女儿;小的叫秋菊,父亲做过内务府笔帖式。如今家道中落,二十块大洋就卖断了终身。

两个丫头出身不俗,知书达礼,一个端茶递水,一个捶肩捏腿,曹公公满意的很。

厨娘刘氏正在厨房忙活,砂锅里咕嘟咕嘟炖着鸡汤。她原是甑大人的儿媳,丈夫被贬后,靠着娘家陪嫁的几样首饰,在北城置办了房子。一家八口人,好吃懒做,靠她沿街摆摊卖汤为生。如今被陆嘉衍重金聘来,专为曹公公做早餐。

曹公公一早不吃市井早点。专好一口粥,必须用鸡汤加干贝熬了。

清晨,曹公公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品着粥。鸡汤里加了干贝、鸡丝,配着桂馨斋的酱菜。院里其他人也沾了光,厨娘总会多熬一些,让大家也尝尝这富贵滋味。

陆嘉衍坐在书房的红木太师椅上,指尖划过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曹公公来府上不过七日,光是添置衣物就花了七百大洋,每日吃喝都是八大楼,还得购置烟土,钱是流水般往外淌。细细一算已花了上千两,他不免暗自咂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