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白老爷的家教(2/2)
白老爷吃烤鸭时,不喜用荷叶饼包裹,而是偏爱元兴楼的烧饼,夹着烤鸭和葱丝一同入口。再配上一碗鸭架汤,润喉解腻。
饱餐一顿后,白老爷才悠哉游哉地回家。这并非因为他思家心切,而是到了喂鸟换食、取些银元的时候。
下午闲暇无事,他打算去听听京韵大鼓。这一天的开销不小,买茶叶、购新帽、品烤鸭、喝茶,总共花费了三十多块大洋。口袋里仅剩的十几块大洋,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白老爷是舒坦了,白夫人心里越想越气。钱到手里还没捂热,就流水一般往外淌。这日子啊,真没法过下去了。
但是白老爷不是这么想的,这都是早就约好的事情。今儿多花了点,明儿省一些就完事了。所以,他心里并没有一点点不妥的感觉。
离了家就去听大鼓去了,喝着茶,歇一歇,一下午打发了。这个年代的茶馆是极具烟火气的地方。
四九城这地方,各行各业都分三六九等,茶馆也不例外。有的茶馆专门接待贵客,上下两层,设有雅座,还会请一些艺人常驻表演。
稍差一点的茶馆也有常驻表演,不过已经从京韵大鼓、评书、小曲,变成了说书、快板、鼠来宝。总的来说,茶馆是个闲人打发时间的地方。
白老爷就是一位沉浸于往昔荣光中的闲人。他的生活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游园惊梦。在他的世界里,提笼架鸟、品茶听曲,便是日复一日的消遣。
有人捧着,云里雾里的感觉,才让他感受到往日的风光。然而他忘了,家族往日的风光是父亲一身本事换来的,也是他们家谦逊有礼得到的尊重,而不是靠着提笼架鸟玩出来的。
打发了一下午时间,白老爷抬脚走出了茶楼。差不多该去吃宴席了,一众人簇拥着他向酒楼走去。
走了一段,见到陆嘉衍领着两个孩子从一间茶楼出来。其中一个孩子正是他唯一的子嗣——白连旗。
白老爷走上前去,搂住儿子:“乖,今儿学了什么?吃了什么?”
白连旗道:“中午吃的庆丰阁的包子,在贝勒府上抄写了一章戏文。先生放学了带我们听杨家将。现在去傅记二荤铺吃饭去。”
白老爷笑了笑:“傅记的猪头肉、猪肝确实不错,不过今儿带你去八大楼好好吃一顿。对了,这个给你拿着玩。”
白老爷领着白连旗走了,连招呼都没和陆嘉衍打。抬眼看去,他塞给儿子的分明是一个鸟笼。自己玩还不够,还得带着儿子耍。
白老爷这是言传身教,生活不必太过认真,享受和玩乐才是最重要的。他没有教导孩子家里祖祖辈辈传下的规矩。反而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提笼架鸟、游手好闲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